以后两日,赵璋日日登门,不是拉着她切磋四书五经,便是一起研讨八股文。
“我过两日便去京都了,”花姜笑着嘲弄他,“赵兄好都雅书,别瞎操心了。”
他顿了顿又道:“当年我为避嫌,考的是武举,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禁军副统领。你走文举的路,举步维艰不说,我能帮到你的也是极其有限……”
席间的人见这才调赅博的解元公说话暖和、彬彬有礼,忙都举着酒杯轮番上前敬酒,想要混个脸熟。
赵璋怔愣地盯着她,直到盯得花姜都有些不安闲的时候,才道了告别。
少女像个被顺毛的小猫,虽不舍却嘴硬地嘟囔道:“总把我当作小孩子……”
“是啊,我在京都有要好的朋友。”
中了举人,今后有本事的了会试,便是前程不成限量的大官;过不了会试的,也大有能够成为同僚。
但这个解元公,别说驰名了,世人连见都从未曾见过。
……
花姜放下了筷子,考虑着开口道:“不瞒诸位,家父过世多年,鄙人也一向在外游学,这也是到了乡试的年纪,才返来插手科举。”
花姜本就不爱这些呆板的谈吐,忙在第三日带着青黛快马加鞭地逃往了京都,终究让赵璋扑了个空。
“我先回京都,把太子送回宫。”精美通俗的端倪偏过来看着她,声音降落,“明日派云府的人来接你归去。”
垂白叟这话问的不无事理,非论哪个朝代,只如果读书人就总爱聚在一起。没事开个诗会、坐而论道,以是普通有些才华的青年才俊,十里八乡都非常驰名。
花姜:“……”
这天,回柳城城主停止鹿鸣宴,接待新科举人。
初见之时,只因他言语有失、神情倨傲,对他也并无好感。几日相处下来,发明这赵璋也不过是有些读书人常有的呆板狷介风俗,论起品格,实在也是仁慈热忱的很。
花姜和赵璋作为本次乡试的头两名,天然被奉为座上来宾,两人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落座,坐位就在城主大人下首。
“过两日……”
眼睁睁看着你快死在本身面前却无能为力的感受,我不想再有第二次……
花姜愣愣地接了过来,猫儿眼眨巴眨巴地尽是高兴。
花姜斜睨了一眼青黛那张愈来愈圆的脸,嘴角抽搐道:“你早上已经吃了三笼包子了……”
“晓得了……下回必然给你点一锅粥……”
“但是奴婢还没有喝粥呢!”青黛委委曲屈地持续啃,“只吃干粮,奴婢是不会饱的。蜜斯你不要欺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