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82章 转运粮食
他们这才勐然想起来,面前但是大明天子。
“可惜呀,未能竟全功。”对着朱慈炯、徐应伟和阎应元三人,崇祯叹道,“没想到冉三娘这个小孀妇竟有这等急智,另有这等威望。”
“那就好。”崇祯浅笑点头,又指着两个年青人问道,“亲家,这便是你找的粮商?”
君臣见礼过后,按例先酬酢几句。
60万石粮,那得动用多少艘粮船,多少个纤夫?
“对对,这都是曲解。”彭柱朝也赶紧说,“还望圣上能帮我们廓清一下。”
“不消到昆明,只需转运至普安州便可。”崇祯道,“现在是蒲月尾,你们只需在八月尾之前将60万石军粮运至普安州。”
彭廷榆等数十个土同知另有土通判便纷繁上前向崇祯见礼。
“先关着。”崇祯沉声道,“等返来再说。”
“草民能接!”汪平山和胡仁之毫不踌躇的一口答允下来。
“是啊,臣等真百口莫辩。”彭柱朝等二十多个大小土司也纷繁叫屈。
“康百万他们终因而到了。”崇祯顿时大喜,“快些请他们出去。”
“回圣上,草民曾经去过云南,但不是贩粮去的。”汪平山说道,“是贩茶去的,草民先从福建买了茶,揉制成茶砖,再乘大船走水路到武昌,然后换乘划子接着走水路到贵州的铜鼓卫,然后就只能走陆路经普安卫进入云南境内,福建到云南水路加水路六七千里,起码需求走半年时候,从武昌算起的话也有三千多里路,约莫需走三个月。”
“够了!这类话你们本身会信吗?”崇祯怒道,“既想要吃兵饷喝兵血,又不想落下骂名,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徐应伟道:“圣上,是从一千领兵士子中调,还是从徐州士子中调?”
“那不可。”崇祯一摆手说道,“你又忘了父皇常常跟你说的话?做事要守端方,越是上位者越是要有畏敬感,要慎用权力。”
然后等安定完了沙定洲之乱,另有最关头的一步——犒赏恩田!
堵胤锡已经带着徐州及归德的十万镇兵归去,但是跟着他南下的三千士子却只归去了一半,另有一半留了下来。
当这些土兵排着长队从皇家钱庄武昌分号领到赋税以后,一个个都对崇祯、对大明戴德戴德,直感慨碰到了好天子。
徐应伟和阎应元前脚刚走,高起潜就后脚出去。
但是施南土司的冉三娘等十几个大小土司倒是无从动手。
汪平山跟胡仁之对视一眼,然后问道:“敢问圣上,需求转运多少粮食到昆明?”
……
可如果不接这桩买卖,他们的这一辈子都将在懊悔当中度过。
心说大明有如许的天子,真乃是万民之福。
“恰好借这个机遇让他们熟谙土兵。”
顿了顿,崇祯又大声道:“各司的土同知另有土通判安在?”
兵凶战危,如果不留足余量,事光临头再想体例就晚了。
朱慈炯道:“父皇,要不然就直接往施南土司调派勤王士子吧。”
“就从徐州士子中调吧。”崇祯道。
徐应伟和阎应元都是神情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