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四的淮阴侯不及李自成封给刘宗敏、袁宗第等人的一字侯,大小也是侯爷,并且这位淮阴侯在毁灭刘泽清后兵力暴涨一倍,对外号称拥十万雄师(实际不到八万),吕弼周同董学礼加一块也不及,故而左懋泰就算是钦差,必定也要以下官礼来见手握雄师的淮阴侯。
这是以为淮阴侯疑他左懋泰对大顺不忠。
“定南侯不会同那刘泽清一样抗旨不遵吧?”
李自成出京时纳兵当局尚书喻上猷之策命度过黄河的吕弼周、董学礼北上河南建立防地,又诏陆文宗所部淮军协同北上,从而能够迟滞满州南下,为顺军抽调精锐进驻河南争夺时候。
莫看谢金生是弹棉花出世,但其狠辣程度不下张国柱,加上除张国柱本部四千兵外,其他降兵各有派系,是以陆四不疑第五镇有几次。就算张国柱能拉走所部降清,其他兵马也一定会跟他走。
淮军马队旅帅以上的将领九成是降将,如曹元、柏永馥、冯汉、詹世勋、李棲凤、胡尚友等,只一个赵忠义是弃暗投明主动投奔的淮军。
毕竟,河南中原要地,李自成不成能等闲放弃。
陆四话中的威胁意味毫不粉饰。
吕弼周、董学礼两部是在陆四解缆后的第二天率兵马进入河南,第五镇也由张国柱带领开进河南。
陆四表示诸将坐下后,直接问了句:“有个叫翻山鹞的,你们谁熟谙?这小我现在就在山东境内,弄不好就在我们前面,你们要有人熟谙的话能不能帮咱去招降。”
董学礼表示他的兵马只一万余人,难以同时驻扎这么多处所。陆四表示淮军可出一支兵马帮手董、吕于河南设防。
董学礼一听淮军这边主力进山东,不由腹诽,以为陆四有避敌之嫌。因为满州人真要南下,首当其冲必定是河南,而非山东。
兵当局选定南下传诏的就是左懋泰。
大抵打算便是如此。
董学礼之以是肯乖乖北上,除了从北京解缆经河南赶到徐州的特使左懋泰带来了李自成诏发“董吕陆”北上的旨意,与淮军强大的气力和陆四本人的倔强态度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