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和尚们才勉强给逝去的周王念起往生咒来。
常宁郡主朱慧珍生于崇祯元年,本年十七虚岁不到,是周王最小的女儿,也是周王独一存活的女儿。
传闻嫡叔伯兄长还活着,崇祯从速派驸马都尉冉兴让、司礼寺人王裕民、给事中叶高标携银赴河南。
儿子浩繁,女儿却仅剩一个,周王自是对常宁心疼有加,避祸途中也是一向将常宁带在身边,王府侍从找来的食品总要匀些给女儿,现在周王死了,作为女儿的常宁自是哀思,一时想不开生了随父同去之心,以免落于贼手屈辱朱家脸面。
“潞王叔,我们现在去哪?”
常宁的哥哥们倒是很多,除大哥周世子朱绍烱外,另有二哥朱绍?,三哥朱绍烥,四哥朱绍烿、五哥朱绍焜,别的另有三个襁褓中的弟弟,尚未取名。
叮咛完这些过后,潞王本人信佛,不忍侄子周王如此寒酸便去,再请寺中和尚给周王做了个佛教小法事。
汪国梁出去倒是说等天一亮,不管这雨下还是不下,大师都得顿时出发。
比起几个月前才分开王府避祸的潞王叔,福王朱由崧算是吃了大苦的。三年前李自成攻破洛阳,朱由崧和嫡母邹氏及王府一些人逃出城后就一向在黄河边搭棚子住。
潞王是常字辈,辈分最大,换言之就是常宁同那周世子朱绍烱的叔祖。
送你一个现金红包!
“曹县有贼兵,白日上路不是伤害吗?”朱由崧有些不解,这些天他们都是夜间行路的。
高名衡也是肉痛,向朝廷上奏疏说道:“福世子尚无后代,流浪孤苦,唯有母子相依,诚可悲矣。”
法事结束后,已是后半夜。
“啊?”
避祸途中世人所照顾金银早就没有,潞王先前将独一的银钱给了汪国梁,便将本身亲手制作的一张古琴连同他的心血之作《古音正宗》琴谱“押”给和尚,说待他们南下稳定后派人前来赎取。
“我?”
他这个潞王自认并未渔肉百姓,且一心礼佛修乐,与世无争,如此,李自成便没有杀他的来由。
今后两家和周王府一块又从卫辉出逃,南下之路可谓是风雨飘摇,一派季世气象,要不是曹州知州汪国梁及时援引,恐怕就要落得个和百姓一样卖儿卖女了。
除了周王的几个儿子为父“意味性”守夜外,其他人都被潞王叫去歇了。南逃以来,三家高低都是蕉萃不堪,与那携老扶幼避祸的百姓没甚么辨别,又个个忍饥挨饿,哪有精力再熬着。
哥哥们劝不住,最后还是叔祖辈的潞王出面劝住了这个倔强的侄孙女。
朱由崧虽是潞王的长辈,年纪却比潞王朱常淓大一岁,乃是万历三十五年出世,本年三十七岁。而潞王是万历三十六年出世,本年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