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又称探得此贼为逆贼李自成所授淮阴侯,真名不详,贼号“四天王”,有说姓陆,有说姓路,有说有鲁,不知哪个。
豪格败了,多尔衮便能趁机篡夺正蓝旗。
多尔衮微一沉吟,竟道:“若陆某愿归我大清,可仿平西王例,封其为平南王。”
被贼所杀要员山东总督王鳌永、总兵苏邦政以下大小官吏百余人,真满汉军无平生还,绿营兵将闻贼讯或背叛,或崩溃,或仓促逃奔,各地土寇纷繁四起,攻袭清官清吏,山东全线垂危!
并且,山东贼兵一旦成势,必将会影响河南局面。
厥后正蓝旗主莽古尔泰企图谋反事败遭诛,皇太极趁机夺走正蓝旗,将正蓝旗与正黄旗混编,成为新的两黄旗。又从平分出8个牛录交给豪格,再将豪格的原镶黄旗改成正蓝旗。
“...臣闻贼每夺一城,便遣贼兵持捕官吏,或缚以投河,或自城墙下坠,或以火烤,或以锅煮,手腕残暴至极,更有连株恶法,谓一人投清,满门尽诛;一门投清,全族尽戮,乃至鲁地皆可骇,民气惶惑...”
山东之役,阵没千名真满洲,两千汉军,总督就义,是清军入关以来从未碰到过的罕见丧失,自是让多尔衮惊怒。
此两线作战非多尔衮本来假想的由阿济格、多铎别离领军,一起向西攻李自成,一起向南收取江南,而是被动在畿辅作战。
故,满洲高层达成共鸣,当务之急是必须派兵南征,剿除或逐退这支贼兵,挽回因巴哈纳败北导致对大清的倒霉影响。
多尔衮也怒,其深知对山东的招安一旦失利,那山东的贼兵就会成为京畿的严峻危胁。
以是,不管豪格是赢还是输,对多尔衮都有好处。
如果河南也尽沦为贼之手,则山西、河南、山东便为贼接连一片,只要北直地区的清军就将被贼包抄。
这令得北直和京畿方才归降大清的前明官绅们不成能摆荡插手此中,从而如顺政权在山西那般激发大片兵变,使顺军疲于应对,难以尽力构造筹办反攻。
这对于方才占据北京才两个多月,实际才安定京畿同北直地区的满清而言,将是非常伤害的。
多尔衮还是决意南征,但不想让多铎去,更不想派太多兵马去。
多尔衮心动。
但若比及八月再南征,局面有能够演变到不成清算境地,要到当时李自成的西线主力建议反攻,山东这边就更顾不上。
范文程点了点头,洪承畴这个问在点上,考虑到李贼方才击败巴哈纳所统真满汉军,其麾下十万兵马必定没有,但两三万人当是有的,且其若能归降大清则山东必然,便建议可授其为一等公。
只不过量尔衮毕竟雄才大略,虽故意借刀杀人,却也不想豪格真的打输了,并且他也不能让豪格将正蓝旗6000满洲将士全数带出京,他得防着豪格有了兵权以后会对他这个叔叔有异心。
刚林手拿的是自山东临清州快马加急发来的“山东巡抚第一次告急塘报事”,发来塘报的是山东巡抚方大猷。
贼可由各处击之,清则要到处防之,如何能耐久?
“吝啬了,李闯能授之以侯,我大清当比李闯更加漂亮。”
“闻贼据德州,扬言大兵十万,不日进犯京畿。值臣告急奏报之时,有贼兵数万自东昌来犯,步骑遮天蔽地,阵容浩大,臣惟据城死守,请朝廷速派真满洲大兵一万,星夜南驰,不然鲁地将尽丧,北直亦将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