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过于依靠火铳的郑军贫乏与敌搏斗勇气,故而一旦受天时限定,善于火器的郑军只要被仇敌近身便当即不能对敌。
可陆头领却叫人敲锣出兵。
联明抗清之前,陆四却必要把明打怕,不过他这边简朴,因为他不需求打怕别人,只要把史可法打怕就行。
故而,淮军下扬州以后陆四让黄昭筹建铁甲重兵一下就合了黄昭情意,加上对陆四这年青人也是赏识看重,当下也是将这铁甲卫当作一番奇迹来做。
只是这股明军真的凶悍,铁甲卫多次以斩马大刀破其防地,但未等杀入当中,这股明军又硬顶上来,内里也有很多披铁甲的悍勇之士,虽手中长刀不及铁甲卫的加长斩马大刀,然凭着一股悍勇不畏死的心气,以不竭的捐躯迟滞铁甲卫进步法度,这叫黄昭心惊之余也是愁闷。
齐宝喊完,喝了口水又喊了两次,确保这自称小袁营的明军高低都听的明白,要走从速走,别再傻乎乎的还要打。
明军的漫骂声传到耳中,陆四先是愣住,因实不知哪出了错。再细想刹时明白过来,认识到他弄巧成拙了!
“吃了那么多肉,本日不使着力量来,转头如何另有脸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不远处的陆四听的对劲,他此次是至心劝降,不再是你越能打我就越要杀你那种心态。
二人手腕都是虎口生疼,铁面之下的黄昭骇然,劈面的郑思华一样也是心惊。
“若要我等归降,除非袁爷复活!”
那明军将领也是凶悍,双手顶在刀背向上硬顶,“咣当”一声,两刀订交竟是不约而同断为两截。
这就是有马队的好处。
那边黄昭、杨祥他们不知甚么小袁营不小袁营的,只知这帮明军不肯降,陆头领又亲身过来观战,“面子”也得让他们下死力量把明军处理掉,要不然挂不住。
想他和杨祥自受命为淮军编练这铁甲兵以来,以当年戚帅《练兵实纪》为纲领练习这铁甲兵,行营、野营、战守、练艺、练器无不操守有序,又得陆头领尽力支撑,吃喝供应都是全军最好,每日四餐,餐餐有肉,练习达标者更有赏钱可领,故而这520名铁甲兵中虽大半并非官军出身,入营时候又短,但在二人练习之下已经初具范围,不敢说能与北地官军精锐相提并论,但若对阵南都之官军倒是绰绰不足。
渡口边,被岸上官军奋勇开进激得胸中豪气上升的督师史公方才从跳板下船,就接到内守备标兵游击叶明水的急报,说是抚宁侯部向他们求援。
一方面是这支明军的固执让陆四刮目相看,生了珍惜之意。
殊不知他郑家兵往北边派的再多,只要还是过份依靠火器,不设法练习步战之法,特别精研以步克骑之道,人数再多也不过是给人家送人头。(作者注:郑胜利以黄昭、杨祥创铁人兵,便是因前番与清交兵步战多不能赢原因。)
远见淮军其他兵马已蜂涌向渡口杀去,临敌向来沉默的黄昭忍不住大喝一声,手中大刀向一样身着铁甲的一名明军将领头上脖项软甲砍去。
郑家高层偏不知自家短板,眼看中原大乱,竟想在这乱世分杯羹,数次往北地派兵,觉得本钱。
硬茬碰硬茬!
史可法大惊失容,急令镇江总兵张天禄率部声援抚宁侯部,又急命叶明水速去策应抚宁侯,万不能让贼人杀到渡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