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玻璃杯好是好,你肯定靠这玻璃杯子每个月能卖出来一百万两?”
弘治看着太子一本端庄的模样,无法说道:“照儿的心是好的!”
弘治听得头都大了,这时候有人来报,太子殿下来存候了。
刘大夏临走的时候还说了一句:“太子殿下看来是不懂一百万两是多少银子啊。”
归正太子就是将来的天子,让太子提早挨骂适应适应也好。
朱厚照抚摩着晶莹剔透的玻璃,感受着指尖传来的丝丝冰冷。
卖力制作大棚的匠人早就按这位年青店主的要求,打造好了奇特的暖房,但是却没有屋顶。
弘治还是不信赖,朝廷一年的赋税才四百万两摆布,太子说卖玻璃杯子,一个月就卖一百万两那不是天方夜谭嘛。
弘治原本身材就不好,刚才耐着性子听朝臣争辩了半天,现在又听太子口出大言,更感觉身心俱疲。
张升见刘大夏的脾气上来了,从速拉住刘大夏,给刘大夏使眼色,开口说话劝和。
户部尚书韩文要拿钱赈灾
张升和韩文怕刘大夏和太子持续争论,拉着刘大夏从速分开了。
太子年纪小,不懂事,我们跟太子吵甚么啊,散了,散了,归去措置公事。
弘治看着面前翻开的木匣,内里是一套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具。
“太子不知国事,老臣不想跟太子多谈。”
弘治对太子有些绝望,太子挺聪明的人,如何甚么话都敢胡说。
弘治诧异地拿起一个玻璃杯子,细细放在面前旁观,这杯子竟然如此光亮透明,即使是阅宝无数的天子,也非常的喜好。
“也不是每个月,刚出来的时候算是新奇事物,利润会大一些。”
眼看着一个暖房建好,朱厚照带着几个老农就开端在暖房里开端研讨如何种土豆。
河南蒙受特大洪灾,黄河众多,百姓流浪失所,已经有民乱产生。
有了高产又适应性极强的土豆和玉米,大明朝的百姓不至于挨饿了吧,要让父皇晓得本身说的大家吃饱饭并不是本身说的大话。
弘治先出声怒斥了朱厚照,好不轻易安抚了三个朝臣,可别因为太子一句话,他们又闹甚么幺蛾子。
“你所说的一百万是要靠卖这玻璃杯?”
天气渐晚的时候,朱厚照带着玻璃工厂试制的样品回到了东宫,筹算给弘治一个欣喜。
朱厚照听到最后议事的成果,有点不欢畅了,朱厚照上辈子是孤儿,这辈子最看重亲人,见弘治被逼得还要减少太皇太后寿辰的用度,委曲自家人,出声道:“太皇太后的寿辰的用度再缩减,岂不是让来贺寿的其他番邦小国嘲笑。”
刘大夏本来就对弘治的和稀泥体例有所不满,只是被迫接管,现在听太子还在出言质疑,干脆把火气发到了太子身上。
“太子也算是能为朕分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