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午后,有蝉鸣,合着先生的琴声、李夜的童声,构成了天籁......
看圆了一弯月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看浅了一碗茶
独一让才子大爷不满的处所,是红袖楼的女人卖艺不卖身。用楼主李红袖的话说是不缺钱,你们爱来不来。
出得堂前,叫阿贵取了钵来顶水。颠末这些日子的苦练,李夜已经能够谙练地顶着三个钵,行路也是四安稳,不再东倒西晃了。
李红袖伸了下懒腰,道:“得想个别例,把李夜叫来”。
“就是,大师都在说李夜的曲子,如果能在我们楼里听到就好了。这不,吵着你了,送了西瓜赔罪”。
李夜心道本来是来自另一个星空的文明,难怪没见过。给先生添了茶水,又道:“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仿佛跟我修行的我相有类似之处。”
只着身着一身浅身縁裙,梳着一小马尾的东方玉儿一下子跳起来,抱着李红袖,嚷道:“小姨,你不喜好玉儿了,都不来看我。”
先生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得楼来,只见姐姐李明珠正踩着车夫垫好的马扎下了车,转过身去抱女儿东方玉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粗心是,在朝为君不恶民,处江湖游之人不欺君。这何其难,贤人所为也。”
阿贵不懂,却也欢乐,心道:“少爷真恰是文武全才呀!”
来自域主府的东方玉儿本年七岁,比将军府的蜜斯姐小一岁,比东风书院里的李夜要大目光一岁。
琴摆好,香焚上,先生端坐在琴前,深思构曲。
......
红袖楼里欢愉的大爷花的是金币。
楼里的女人围了上来,帮着把行李搬进了楼里。李明珠叮咛车夫去城主府,不消在这里候着。
婉转的琴声、歌声听醉了一院的紫竹,听醉了院外路过的行人。
李夜的小脑袋点了点。
过了一会,先生说了一句:“有些倦意,烧水煮茶。”
头上顶着水,手里捧着诗书,小小的李夜穿行在先生紫竹林里。
在诗词的陆地中熟谙了酒醉戏妃遭贬的李白,喝酒打赌休夫的易安居士,仗剑披发的稼轩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