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轻咳一声,问道:“你说的这些,与穆师弟有干系么?”
“我和大师兄到四川寻觅龙虎山失宝,两年很快畴昔,没有失宝的半点线索。正要回龙虎山复命,忽接到老友的一封信。”徐凤春神采暗淡下来,停顿了半刻,叹口气道,“信中的内容就不说了,随信附带了两块竹简,恰是孙可望所绘藏宝羊皮纸的简图。
“张献忠一死,他的藏宝就成了无主之物,普天之下,那个不眼红?但是张献忠并未留下只言片语,这笔宝藏按理就成了永久的谜。但是世事难料,这天底下,还真有一人晓得张献忠的藏宝地。”
“陈廷敬密报康熙,这两张羊皮,或许就是孙可望当年所绘的藏宝图。康熙深知此事不宜张扬,密旨派人前去蜀地寻宝。但是康熙派人寻了三次,成果和鳌拜一样,没有涓滴收成。更在最后一次,藏宝图竟在康熙委派的御前二等侍卫曹佐领手中丧失了。(佐领:八旗轨制,亦作“齐固佐领”,即 “包衣汉军佐领”,满名“旗鼓牛录章京”,是八旗包衣基层体例单位的长官之一。每佐领额设一人,武秩从四品。掌管本佐领下户籍、军政诸事,并率属以供外务府或王公各府之使令执事。)
“鳌拜公然没有等多久。董鄂妃病身后没几个月,顺治不思饮食,他本就骨瘦如柴,又染了天花,很快一命呜呼。鳌拜作为新君康熙的顾命大臣,天然为所欲为,但是他几次派兵入蜀,都没能找到宝藏。鳌拜固然贪婪无度,但终失耐烦,在于康熙的冗长斗法中,逐步放下了寻觅张献忠宝藏一事。
“这两张羊皮因被硝熟而呈淡黄色,都是手帕大小。一张羊皮上混乱地缝满了黑线,这些黑线纵横交叉,构成一个蜘蛛形状的怪图;另一张羊皮上则只写着五个字:石牛对石鼓。
“张献忠杀人无数,生性多疑,藏宝地点全凭影象,并不留舆图,只挑了些脚夫运送财宝,等埋好财宝便将一众脚夫尽数毒死。他回城后又杀净了妻妾后代,心想再无拖累,就要逃出成都去。哪知清军意欲斩草除根,怎肯放虎归山?
“鳌拜厥后权势过大,被康熙设想活捉,并死于囚牢。鳌拜产业被抄没时,兵丁从一个不起眼的檀木匣子里发找到两张羊皮。朝廷官员多不识此物,正要毁弃,康熙帝师陈廷敬接过羊皮,细细旁观。陈廷敬虽在大清仕进,倒是个汉人,他平生好学,知识博识,对图谶、切口、藏头诗均很有成就。他见了这两张羊皮,当即感觉此物非同平常。
“你说这么多废话!”丁敏叫道。
“十三师叔生性沉稳,坚毅卓绝,资质高,悟性又好,徒弟曾夸他是可贵的‘载道之器’。我当时听徒弟夸他,心中非常不觉得然,可厥后产生的那些事,的确让我们熟谙到十三师叔是个不简朴的人物,不但是我们看错了他,就连徒弟也从没真正熟谙过他……”
“十三师叔先是嫌酒过于浓烈,说驰念故乡的清酒。他一边喝酒一边放声大笑,换了小我似的手舞足蹈,大呼大嚷。他唱着我们听不懂的曲子,我和大师兄便问他唱的是甚么,他笑着答复是日本北海道的《樱花落》。我和大师兄起疑,门中那个不知,十三师叔是关东人,自幼父母双亡,十岁就上了龙虎山,他甚么时候去过日本?我和大师兄趁他醉酒,接连相问。十三师叔迷含混糊间,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