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易暗叹一声,自已方才还在为麾下兵卒的练习之事而烦心,正想着别的两部的军司马邱瑞与朱勉二人会如何的练习新卒,不想邱瑞、朱勉二人各自早就有了百余名懂武明战之兵。固然会混入二百余名不懂战阵之法的新卒,可只如果异化后稍稍练习一月,便可顺利成军。
以是邱易对二位弟弟并无多少妒忌之心,只想着仰仗自已的才气,为自已及先人获得一份不错的功名便可。只是开首该如何练兵之事就让邱易大感难堪,也让邱易明白到,大司马卫青的伟业也非大家可成的。
所募集义勇兵卒以懂武之报酬善,习五兵,善角抵、手搏、弓矢者为优。只是召陵在两月前曾经召过一次五百人的义勇这,懂武之人早就被采集了一空。此时前来应募之兵卒,多数是甚么都不懂的浅显民夫,只要一把子力量可使,对于军阵之事一窍不通。这便让邱易大感难堪了,一月的时候,如何能让这些民夫成军?倒是一件非常坚难之事。
邱瑞笑道:“都是自家的兄弟,有甚么好谢的。”说着转头看向列队应募的民壮,问道:“大兄已经开端募集义兵了呀,不知可曾募到几名可堪一用的懦夫?”
邱瑞笑道:“大兄固然体健,但是并未习武,有些不便极其普通。小弟之师曾教太小弟一套强身健体的功法,或可对大兄有些好处,等会小弟可教予大兄。”
邱易迎了上去,淡淡的说道:“劳烦瑞弟了。”
只说近在天涯的汝南汝阳王谢袁氏世族,此族人四世三公,家世显赫,亲朋故吏遍及天下,可谓是天下第一的王谢望族。家中的地步财产,仆人附徒数不堪数,比之万户候也是更胜很多,一国之王也不定能比得上袁氏一族。
邱瑞见到远远在一旁募召新卒的邱易,打马向这边而来,在二十步外勒马翻身而下,大步走来,只闻声玄色铁甲哗哗作响。邱瑞叫道:“大兄,县君所颁布的临时义勇曲长之告身以下,小弟特给大兄送来。”
邱易望了望少了大半的竹筹,与还在募集兵员的陆平、成齐说道:“这几年不是水旱之灾,便是瘟病,本年又是兵灾,凡有一技之长的全都自餬口路。勇武之士不是投入到豪产业中做保护,便是早早的在上一批义勇成军时当兵。剩下的都是些赤贫之民,当兵只为吃一口饭食罢了。”
此时朱勉领着十辆马车行来,叫道:“姐夫,我给你这一曲的兵械已送到了,还请查点一下。”
一幅铁甲重达五十余斤,在勒条绑带的束缚之下,并不是过分沉重。只是平时静坐还好,但如果在战时与仇敌拼搏时,对邱易这类未曾经常习武之人,就显得有些累坠了,恐怕发挥不开。
不过邱易并无太强的攀比之心,不说邱易与两位弟弟的豪情不差,就说大家有大家的缘法,强求是强求不来的。两位弟弟固然出身较好,但比之汝南郡其他的士族却又差了不知多少倍。
那十名仆人得了邱易宽恕,非常感激的也上前帮手,经心经心的办事,让召兵之事非常顺利的停止着。
疆场当中刀箭无眼,如有一套坚毅的铁甲保护,对已大有好处。邱易也不推让,当场在邱瑞、朱勉的帮忙下,穿上了这套玄色铁甲。
邱易不由哑然发笑,楚庄王的美人怎能与自已那貌若无盐的丑妻比拟。当年的自已,若非为了逃离邱家,而急仓促的入嫯朱氏。又因心胸戴德之情,而不计算朱氏之女的边幅,如何会与大自已近五岁,长年找不到婆家的丑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