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二十三章:明月几时有

我的书架

那墨客被陆承启这么一说,竟好似如有贯穿,脱口而出:“小哥的意义是说,百姓才是底子?”

墨客说道:“小生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隐士。”

一行人径直登上了五层之顶,却见偌大的露台当中,安插了桌椅,桌上摆满果盘,月饼之物。想到方才付过的钱银,足**了十两银子,陆承启不由得一阵肉痛。但一想到羊毛毕竟出在羊身上,税收不也是从这里来的吗?这么一想,陆承启也就豁然了。

陆承启惊得结结巴巴:“你是……你是苏轼?”

陆承启哈哈大笑,说道:“当浮一杯!”两人旁若无人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十二阁臣也饮了一杯。陆承启“诗意大发”,忍不住抄袭了一首流芳千古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彼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悠长,千里共婵娟!”

那人也是豪放之辈,当即起家,来到陆承启那桌,挤进了身子,说道:“蜀地虽偏隅,却也不是甚么未曾王化之地,这位小哥所说,小生甚不附和。就拿小生来讲,即便未曾金榜落款,亦晓得天下正统,小生敢说,如有人在蜀中反叛,必不成气候!”

这群人,恰是陆承启和内阁十二大臣,以及宫中御前侍卫。

仅剩的两张桌子,被陆承启包了,一桌五两银子。但还是显得僧多粥少,御前侍卫没有位置,却也方才好。

那人较着是一口四川口音,陆承启早已听得出来,现在想听听他的说法。只听那人说道:“各位前辈,这位小哥见笑了,小生乃是赴京赶考的墨客,现于城郊坪山书院中,修习典范。小生乃蜀人,对于蜀地还是有些观点的。”

陆承启不想再谈政事,转了话题,说道:“本日乃中秋佳节,说些不甚高兴的事情,也分歧景。不如畅谈诗词,一同弄月,岂不快哉?”方才也是陆承启敢说朝代更迭的事情,就算是如许,也让那十二阁臣吓得不轻。一个君王,竟然会说本身的江山不保,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而现在,家家户户都会筹办月饼,固然没有帝皇家那般讲究,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陆承启心中好笑道:“我好歹也来自傲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就算没有打仗过,也偶然中看过,那里是你们这些信息不通畅的大官所得比的?”

陆承启笑道:“这位兄台,可有高见?”

陆承启说道:“兄台说得在理,但未曾想过,若朝政崩坏,百姓困苦,岂能不故意胸天下之士?君不见,秦汉威风,亦不免改朝换代,安知我大顺能延期几朝?”

陆承启明显兴趣很高,他是第一次见到当代也有这般热烈的场面,哪怕这个与他的政绩没甚么关联,但还是很镇静,说道:“长安城中,亦未曾想,能有如此热烈!”

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真乃一年当中最好的风景,不但景美,人亦美。长安城中,不管贫富,皆同赏一月,登高临轩,玳筵列举,琴瑟铿锵,酌酒高歌。如家室不太充盈,亦登小月台,安排家宴,团聚后代,以酬佳节。哪怕是街头乞丐,也会有人请他们一同喝酒。而街边小吃火爆非常,游月之人,虽陋巷贫窭,亦婆娑于市,东方稍明,才垂垂散去。

推荐阅读: 大能重生:这个赘婿我不当了!     戌狗圣徒     末世我的红警基地     太古帝尊1     我欲吞天     我修炼的速度你想象不到     抬棺匠3     逆爱     家养小妖精     神奇黄金指     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     花开锦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