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面色一松:“我想也是。顶着世子长媳名头又如何?没儿没女的望门寡还能翻出花来?给她丢到犄角旮旯里,吃斋念佛罢了。”
“是我母亲让家里的厨娘过来了,说是帮帮我的忙。”孙氏低头喝姜汤,掩去眼中泛红。
大过年的逼热孝的秦晓得嫁人,的确就是欺侮人!
丫头婆子们见二人进屋,立即忙开了。
孙氏一把夺过盘子,将姜糖水递给她,“凉,喝完姜糖水和粥再吃茶果子。”
“年二十八大婚,还不到十天筹办,实在太仓猝了。”孙氏蹙眉。
孙氏抿嘴一笑,“自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家这位厨娘,做茶果子真是一流的。等你身材好些,想吃多少就给你做多少。”
“眉姐姐放心,我亲身盯着。”青雀接了孙氏的披风,带着几个小丫头去给秦晓得烘烤大氅。
“实在,有一体例,可不消花一分钱银子过礼。”
孙氏惊诧,“本来你进顾府是为了查粮草被劫的事情?但是,若不能和离,将来……”
秦晓得听话地捧着姜糖水喝,小眼神还盯着茶果子:“之前府里就做不出来这么精美的茶果子。”
秦晓得和孙氏固然穿得厚,但在冰天雪地站了那么久,悲忿地痛哭了好几次,手和身子都冻透了。
秦晓得埋头翻着册子,“归正不是端庄大婚,没啥可筹办的。”
“刚好我堂兄在户部任六品郎中,又刚好管着户籍之事,这不顺手了吗?”
“都听三婶的。”秦晓得内心暖暖的。
孙氏肉痛极了,“晓得……”
茶果子尤其精美,好像绽放的鲜花,栩栩如生。
戚氏大喜,“甚么体例?”
“喝完姜糖水就把这半碗粥吃了,先垫垫肚子,一会好好的沐浴,人就松快了。”
暖了好一会儿,两人才算是缓过来。
秦晓得鼻尖一酸,低声说,“待统统都好了,我订婚自去江南给白叟叩首。”
“稳着点。”门外婆子抬高声音打起帘,出去两名小丫头。
戚氏亲信杜嬷嬷扶着她,走在长廊下,低声问:“夫人,秦家那位您还真筹算按郡主身份给聘礼啊?”
“真太好了。”
秦晓得低声问,“您给娘家去信了?”
小丫头捧来两条厚厚的羊羔毛织毯,青眉给两人腿盖上一条,将刚装了烧旺的炭块的手炉套上蜀锦,手探了探热度方才好,给二人一手塞一个。
杜嬷嬷附耳低语,戚氏大喜,“那我们明日就去秦府好好教诲我这位将来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