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1章 碧血剑(1)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很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另有人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述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揭穿,大表气愤。也有人未经我受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当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以外,其他的点评多数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幸亏现已停止出版,出版者报歉补偿,胶葛已告结束。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恰是大开打趣了。汉语的春联有必然规律,上联的末一字凡是是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末端,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如许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很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师华侈时候心力。
读者浏览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本身的心机状况连络起来。一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激烈的震惊,有的人却感觉无聊厌倦。读者的本性与豪情,与小说中所表示的本性与豪情相打仗,产生了“化学反应”。
汗青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汗青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狠恶斗争;蒙古、满人操纵宗教作为政治东西。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看法和心态,不能用后代或当代人的看法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描画本性,抒写人道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暗射甚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道中卑污阴暗的品格。政治观点、社会上的风行理念不时变迁,不必在小说中对临时性的看法作代价判定。人道却变动极少。
我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七二年,前后约十5、六年,包含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汗青人物评传,以及多少篇汗青考据笔墨。出版的过程很奇特,非论在香港、台湾、外洋埠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百般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受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版之前,只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受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录》。他们校印当真,依足条约付出版税。我依足法规缴付所得税,余数捐给了几家文明机构及支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镇静的经历。除此以外,美满是未经受权的,直到正式受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权条约到二〇〇一年年底期满,今后中海本地的版本由广州出版社出版,主因是港粤邻近,停业上便于相同合作。
武侠小说并不是实际主义的作品。有很多攻讦家认定,文学上只可必定实际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以外,全应否定。这等因而说:少林派武功好得很,除此以外,甚么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白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数该当拔除打消。我们主张多元主义,既尊敬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感觉别的小门派也无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设法和缔造。爱好广东菜的人,不必主张制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菜、法国菜、意大利菜等等家数,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过其应有之份,也不必一笔扼杀。甚么东西都恰如其份,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