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是后代论者的共同意见。《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狷介宗题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跋扈,大臣志在禄位款项,百官专务追求恭维。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成复塞,鱼烂不成复收矣。而又苛察太过,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痛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21]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内库十万两内五万九千两,或黑如漆,或脆如土,盖为不消朽蠹之象。”

[23]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个个是驰名的勇将。两个侄儿阿敏与济尔哈朗也非常短长。

注释

[27]袁崇焕考举人时,有〈秋闱弄月〉诗,有句:“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初。”

[9]叶向高奏:“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祸机不测,而陛下务与臣下隔断。帷幄不得关其忠,六曹不得举其职。举天下无一可托之人,而自发得神明之妙用。臣恐自古圣帝明王,无此法也。”

[28]袁崇焕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落第,时年二十二岁。他落第之前,居于广西平南,最后在平南考秀才,平南人说他冒籍,因而他改到藤县去考,他有诗题为〈游雁洲〉,唐时新进士在长安慈恩寺雁塔落款,以是“雁塔落款”表示考中,平南县衙前河中常有雁,本地人士以雁只多少来预卜落第人中秀才的人数,袁诗云:“烟水家安在?风云影未闲,落第闻有兆,愧我独缘悭。”当是落第以后所作,诗附有注:“予居平南,初应孺子试,被人讦,今改籍藤县,故云。”落第以后,到客籍东莞去扫墓,有诗〈登贤书后回东莞县谒墓〉:“少小辞乡园,飘零二十年。敢云名在榜,深愧祭无田,邱陇棠梨在,衣冠手泽传。落日回顾处,林树郁苍烟。”这是他客籍东莞、籍隶藤县、幼居平南的证据。

[20]“他日蓟门践踏,铁骑临郊,陛下能高拱深宫,称疾却之乎?”

〈袁崇焕评传〉一文颁发后,得史家指教甚多,甚感,大史家向达先生曾来函赐以教言,颇引觉得荣,已据以改正。现第三版再作订正,以往弊端处多加校订,此中参考杨宝霖先生〈袁崇焕杂考〉一文及《袁崇焕质料集录》(阎崇年、俞三东两先生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甚多,颇得教益,谨志以表谢意。作者汗青素养不敷,文中错误仍恐不免,盼风雅正之。

[6]朱东润《张居正大传》:“从明太祖到神宗这一个血脉里,充满偏执和傲岸……到了神宗,又在这傲岸的血液里,增加新的成分。他底母亲是山西一个小农底女儿。小农有那一股贪利务得的气味,在一升麦种下土今后,他长日巴巴地在那边计算要长成一斛、一石、又硬、又好的小麦。成日的精力,集合在这一点上面。……明朝底天子,只要神宗嗜利,出于本性,或许只可如许地解释。”(三一七页)但说小农嗜利,仿佛不大安妥。小农种麦而盼望收成,既是自但是公道的等候,又是糊口的独一质料,不能说是嗜利。普通来讲,富农大抵比小农更嗜利,不然做不成富农。神宗之母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本来做泥水匠。

推荐阅读: 天门神医     微信穿越供货商     豪门宠婚:我老婆,真甜     剑狱之主1     我的爱情不打烊     奈何BOSS要娶我     表演系差生     三国之我为刀俎     对方已经重伤[综武侠]     重生悠闲日常     神级融合系统     喜鹊临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