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泡沫下的生存(财经郎眼04) > 第24章 迪斯尼落户上海(1)
时寒冰:中间的房价才12000。
郎咸平:有些人想说上海要代替东京、香港成为金融中间,我说非常好。如果以上海的硬件来看,代替香港应当不成题目。因为香港的扶植和上海比拟还是比较旧嘛。但是我想叨教你:一个美国人,一个本国人,一到香港机场那一顷刻,他坐出租车也好,打电话问查号台,问哪个旅店也好,都是双语的。出租车司机都能讲几句英文,他乃至问哪一个餐厅,哪一个小街道都是双语。是以这类便利呢,上海有没有?一个本国人到上海来以后,如果不会说中文他如何办?这些街道他如何去找?好吗,连双语都没有的处所,你想跟香港合作,想跟美国合作,凭甚么?以是我们明天缺甚么,我们明天缺的是软文明,而不是这个硬文明。
王牧笛:两位教员以为这244亿元是用错了处所。但是在很多上海人看来,这是上海的一张名片。除了世博会构成上海的一个名片以外,另有一个就是迪斯尼。就是说上海多了另一张都会的名片。
《华尔街日报》给了一个批评,说是迪尼斯的魔力在上海遭到质疑。
郎咸平:并且讲句更好笑的话,香港有个叫做陆地公园的,那处所我还去过一两次的。和去迪斯尼一样,我感觉很无聊的,但是在迪斯尼的打击之下,这类本土的陆地公园做得反而比较好。
王牧笛:并且现在不但仅是离迪斯尼近的一些地区,就连离这比较远的10里地以外的处所,也跟着涨上去了。
迪斯尼不会使上海成为天下上最欢愉的处所
王牧笛:现在媒体做了一个调查,问上海的公众,“你以为迪斯尼主题公园会给上海带来甚么?”这个题目,有40%的受访者说,“会带来周末休闲的一个挑选”;30%的人说,“如果门票不是太贵的话会去看看”;有20%的人说,“不会去,因为上海已经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了”。怕就怕这一点,假定迪斯尼建好了没人去,你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