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南轩又升官了,他现在是礼部右侍郎。
“崔大人是个好官!”掌鞭的笑眯眯道,“自从万岁爷爷即位以来,沈阁老和崔大人做了好几件造福万民的大事!起先县里的差役领着书算和公道来村里测量地盘,里长都吓得尿裤子了!哪晓得官爷不是来收税的,不但不收税,还免税呢!现在陕西、河南都不消交丁口税了,夏税、秋粮、徭役,全都折算成银两、绢布,从本年起,多生的人丁,永不加赋!”
她内心悄悄揣摩,看来大丫还是合适上灶,颠勺的不就是得力量大么?
韩氏此人不拘末节、粗心粗心,在群牧所的时候,一忙起来常常忘了另有云英这个女儿。有一次云英躺在树荫下的石凳上昼寝乘凉,韩氏干活返来,一屁/股往她脑袋上坐,幸亏她躲得及时。
……
魏选廉长叹一声,回绝了兵部尚书。
每一项窜改都无益民生、无益国朝,这两年光是赋税支出就翻了一番。
云英从小受母亲阮氏教诲长大,女红针织,样样出挑,一言一行都合适母亲的要求,从不越雷池一步。
崔家家道中落,崔南轩当年上京赶考时靠几双草鞋走到京师,深知官方痛苦。早在高中探花之前,他就筹办好要上书天子,劝天子免除苛捐冗赋,鼎新吏治。
她没有对不起崔南轩的处所。
崔南轩是个狠决之人。
韩氏如何扯云英都扯不动,不由气笑了,一巴掌拍向她芦柴棒子似的胳膊,“力量倒是大!”
娘家有难,她除了哭着求丈夫脱手互助以外,甚么都做不了。
实在她不喜好阮氏教她的那些端方,她讨厌整天围着灶台忙活,她累了,不想持续折磨本身。
云英泪如雨下,魏选廉却微微一笑,塞了只紫铜暖炉到她手内心,“英儿,为父是荣王的教员,皇上命令抄了荣王满门,接下来该轮到为父了,君要臣死,臣若不死为不忠,魏家躲不过……听爹的话,今后别来了,你是崔家妇。”他摸摸云英的头发,为她掸去鬓边的雪花,“崔南轩和皇上有半师之谊,皇上信赖潜邸旧臣,今后他必会遭到重用……别怪他,为父和他各为其主,他有他的难处。”
等崔南轩高中探花的时候,魏家才把云英的嫁奁送进崔家。
云英点头回绝,双手紧紧扒着铺盖不放,把她绑在行李上,也亏韩氏想得出来!
王叔还在和掌鞭大声谈笑,韩氏最爱热烈,忍不住扒开车帘,问道:“那崔大人本年真的才二十多岁?”
韩氏把铺盖行李抱上驴车,再把云英塞进铺盖里,裹粽子一样裹得严严实实的,拍拍她的脑袋,“坐好了,别乱动。”
魏选廉把她叫到跟前,和她说崔南轩穷得连堆栈都住不起,问她怕不怕。
“他今后必然是个至心为民的好官。”即便和半子政见分歧,魏选廉还是赏识崔南轩。
裁汰冗官、鼎新税赋、重新测量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