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 第63章 附录一上略:礼赏双加,人道用“兵” (1)
《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高低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军谶》曰:“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豪杰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由;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平;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成使保军,乖众不成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⑩;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可;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流亡;士卒流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军谶》曰:“将之所觉得威者,号令也;战之以是全胜者,军政也;士之以是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奖惩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成当,可下而不成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夫主将之法,务揽豪杰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①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爨(cuàn):烧火做饭。
《军谶》曰:“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埋没,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成骄,将可乐而不成忧,谋可深而不成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表里不信赖;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度安宁。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梗阻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堆栈,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六合,伺其空地。”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高低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