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博持续看书,看得津津有味,国考期近,读书人就该一心温书,如何能用心做别的。
一帮蠢货,沈家粮库总空只剩七万石粮食,熬一熬,等沈家卖光七万石存粮,粮价还不由他们说了算,这点耐烦没有,还敢做发财梦?
沈复博这才如梦初醒,放动手中的书,起家一伸懒腰,见到书房里有外人,赶紧过来问好:“各位叔伯,登门拜访,小侄有失远迎,罪恶,罪恶。”
沈复博跟着打草拟率眼,“不知诸位叔伯的定见,米价定在几钱方算常价?”
只加四钱,各家要亏损一半,代价可谓不小。
客人走后,钱掌柜走进书房。
白收的粮食天然不能存着,得再往外卖,换回银子。
前两日明州粮价暴涨,各米行嗅到银钱味,纷繁勒紧米袋子,粮价一天一个价,只要把粮捏在手心,不愁卖不出天价粮。谁知这时候,殷实米行的人找上门来,说手里有一批粮食要低价卖出,问各大米行收不收。
“这得亏一半呐!”
明知故问,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们沈家这般不但脸不要,连皮都不要了。
“不回到战前,停在一斗一两,一万石就得亏十万两银子。”
明州米行的掌柜们不晓得,沈家独一六号堆栈中得来七万石粮,其他的粮食早被沈复博卖往临州,临州米行的各位同业,脑袋一样不灵光。
“沈公子,大伙来这的目标想必你也晓得,你看这……”诚记米行的赵掌柜快不记得前次低身下气求人是甚么时候的事,细细算来,还得追溯到文喜天子在位之时,他上门求亲,工具则是岳父岳母。
按理,这几位同业拜访沈家,沈老爷子得开海龙宴请诸位吃酒,人选集合在狭小的书房里可不是沈家的待客之道。只是这几位乐意留在沈复博的书房,想请人过宴人家还不肯意。
“沈公子,咱也别掖着藏着,您说个前提,看看各位掌柜能不能承诺,这粮价千万不能和本日一样。”终究有人忍不住把话给挑明。
几位掌柜你看我,我看你,终究推出一代表,陈掌柜代其他几家和沈复博构和,“公子,这米价太贱伤农,太高伤民,还是早日回到常价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