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顶粗陋的帐篷设立在道口外,没有密林掩蔽,沐浴在最后的暮色中,想来是极其舒坦,可那名自称白叔的中年人安设好后,方缓缓走近青蓬马车,却眉睫微跳,停了下来。深林中俄然响起夜鸟的沙哑。半晌以后,中年人冷冷地笑了两声,俄然扬声道:“我们可要安息了,诸位不试一试?”
李兰听到此处,细细一想,心头不由轻叹。此话确切有几番事理,这尚且还是夸大其词了讲,古时交通来往不便治安不全,临时不说吃喝拉撒的题目若那边理,便是打家劫舍亦是常有的事,如此交通,日行百里都只怕是连歇脚的工夫都没有。
天气垂垂暗淡,姜若嫣微微眯眼,察看了一下夕照的位置,按图索骥此地距火线驿站大抵另有三十余里的模样,如此看来入夜前他们是赶不到了,故而颠末李兰点头同意后,一行人开端在暮色中安营安息。深夜穿行密林而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冒险的行动。
小月已经睡熟,车厢内因为帘幕丰富,又有暖炉,以是并无寒意,小丫头安稳绵长的鼻息在一片寂然中有规律地起伏着,李兰遥遥看了她一眼,轻手重脚地将毯子盖在小丫头膝上,方才放心。
离金陵远了,天然也就离骚动远了,西城门好整以暇的登第士子与风月喧哗,并没有影响到这里,东风绿了枝桠草叶然后染上车轮与马蹄,不时惹来几只胡蝶追逐不息。骏马奔驰在草甸与丘陵之间,软索时而紧绷如铁时而微垂如叶,车厢亦随之悄悄起伏腾跃。姜若嫣的视野逗留在了李兰素净的容颜上,很久火线才缓缓收回到下垂的羽睫中。此来金陵前,她曾想像过这位李兰是甚么人,可真正见到了今后,才发明他远比传言和设想中更加的深沉。
天光渐盛,马车夫降落地声声响起:“蜜斯,目睹便是中午了,可要停下略略歇息,用些吃食?”
“我哪有能够被其烦恼?”李兰发笑道,“于我而言,这两人是情义绵绵也好,笑里藏刀也罢,都不过是萍水相逢的过客罢了。如果为这等锁事劳心伤神,我岂不是亏死?”
“公子满眸愁怀,但是还在为方前的事而烦恼?”
与徐治的那番扳谈,固然还是有很多话咽在口中没有说,但李兰已有些神思倦怠。实在当真算启事果来,两人之间除了一些心结以外,也没甚么抹不开的血海深仇,只是情之一字,向来无计躲避,大要上虽一如既往的谈笑不羁,毕竟不免有些执念,还以色彩。现在苟存性命,前程多艰,更是再无半分余力牵涉毫偶然义的争风妒忌中来。
“女人做主便是,”李兰摊开双手一笑,“不消管我的。”
“何需求等老呢,”李兰笑意微微,“女人如此温婉韶华,天下之大那里不成去得?好好享用才是副本。”
这句话他本是偶然说出,但听在姜若嫣耳中,却令她满身一僵,眼睫狠恶地颤抖了一下。若论李兰此话虽非常在理,却已属于悲观之言,在那些名儒雅士看来,堂堂男儿正值翠绿,理应交战疆场亦或是维系百姓,又岂可如此委靡懒惰,无半分豪气,只知游山玩水?真正令她震惊奇特的是本身听到这句话的感受,是本身心中俄然涌上来的那股难以按捺的感情的大水,任谁生于那样冰冷残暴的世家,恐怕都不想做一只笼中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