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20章 (20)

我的书架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英勇决定搁置诸有为相。该当审详烦恼底子。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前第一义。令止妄心伏还元觉。便是修止。此第二义。令审详烦恼察看对治。便是修观。先止后观。法应如是。无明发业。爱取润生。六识能作。第八能受。此唯观门别离能知。故起信云。所言观义者。谓别离人缘生灭相故。圆觉云。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同变幻。即起诸幻以除幻者。窜改诸幻而开幻众等 二约义显非二。一正显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人间只目东西南北。高低无位。中无定方 界之体性依假施设。虽云十方。若以位次。决定较着。东西南北。可为准的。余皆不定 三流变胜利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服从地修证 初习名止。成绩曰定。初习后成。俱名为湛。起信云。所言止者。谓止统统境地相。境地不生见闻不起。渐澄渐伏粗垢自遣。圆觉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净慧产生。身心客尘今后永灭。便能内发沉寂轻安。由沉寂故。十方天下诸如来心于中闪现如镜中像。此便利者名奢摩他。若能居统统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扑灭。住妄图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实在。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得无生性为因地心。由是渐修入证登极。成圆妙果。修之次第。如露台圆顿止观广明 二举喻贴释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登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捐弃毕尽也。畴昔昔日也。无余者。无明永尽二死已亡究竟之无余也。愿示我等如来本昔因地发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云本发心路。攀登妄图无始本有。故云畴昔。如何摄敛折而伏之令得佛慧。故云入佛知见 四伫听慈旨

如漂亮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消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畴昔为婆罗门女。名为赋性。今从昔号名性比丘尼。耶输陀罗云华色。出缠登伽也。授记耶输也 五责随尘境

云何为浊。阿难。比方净水洁净本然 觉湛明性

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洁净 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也

汝等见闻元无同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命是报法。依业所引。第八识种连持色心不竭服从。名之曰命。前六见闻。元一本识。由六根异。遂成分离。识用虽分。体独一种。斯则同中创新。异处见同。同异失准相互交叉。于总报体便立命根。名为命浊。即业系苦相也。上之五重。皆由能所妄觉影明展转相习。从细至粗。互为形待。次第转生。混真成浊。有此五义耳 二修因契果二。一劝拣妄依真

推荐阅读: 轮回道尊     都市之妖孽神医     青云仕途     永乐迷案     最强狂暴修炼至尊系统     我的万界旅行蛙     黯燃魂殇决     末世之黑暗舞曲     神医嫡妃:王爷,挺住     诡异:我只是小区首富啊     超级掌门     踏仙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