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的父亲孟夫子是江南最闻名的书院――柳安书院的山长,孟家是先贤孟子的嫡派子孙,诗书传家,重端方礼节。
老太爷沉着脸想了想,低声道:“圣旨已经赐婚,不管这中间有甚么事,也窜改不了了。博远在漠北边关,静淑娘又身材不好,为今之计,便让博邺带着静淑姐妹俩以中秋节看望九王妃为名,去京中探听一下这件事。趁便清算一下京中的宅子,该购置的购置,毕竟将来结婚是要在京中迎娶的。”
女人不美意义了,脚下也走的急,与吃紧闯进屋里的大丫环雅琴几乎撞在一起。
高老太爷也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虽是心中不解,却还是口呼谢主隆恩,接了圣旨,给了赏钱,又命管家好生接待传旨寺人。
“唉……”不知不觉间,嘴角溢出一声轻叹。
“女人慢些走,夫人,前院来了长安皇城里的传旨官,老太爷让夫人和大女人速去前厅接旨呢。”雅琴吃紧说道。
静淑回到内室,默静坐在书案前,执起一卷《女戒》,凝神很久,却一个字都看不出来。
之前九王妃曾问太高家的意义,可当时说的是兵部尚书郭翼的次子郭凯。虽说郡王府比尚书府门楣更高,但是高家并不是为了攀附才嫁女的,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人应接不暇。
柳安州的女子最恋慕的人就是九王妃,她是柳安州知府的女儿,在开罪抄家以后,最落魄的时候,碰到九王,成绩了一段嘉话。她去过九王府,见过后花圃的水曲柳,跟柳安州千里长堤上的垂柳一模一样,传闻是九王为哄王妃欢畅,特地命人从柳州移植的。九王是权倾天下的亲王,却从不纳妾,一心一意地心疼九王妃。
静淑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盯着窗前的弯月,想着本身的婚事。
孟氏身子不好,只说了一会儿话,便连喘带咳地说不下去了。静淑赶快递上温水给母亲喝,又帮她悄悄拍背顺气。
“娘,我去观音庵求来的安然符,就挂在这里吧。”女人把盛了安然符的香包吊挂在佛龛前,又虔诚的拜了拜。
“静淑,咳咳!快坐到娘身边来,有一个好动静要奉告你。”中年妇人神采略显惨白,用帕子掩着嘴,在丫环搀扶下坐了起来。
孟文歆是孟家五郎,自幼聪慧过人,好学知礼,秋闱刚中了举人,来岁春闱很能够要金榜落款的。
孟氏闭上眼,热泪滑到了耳边,她的女儿,千万不要再赶上一个如此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