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定公十二年〈前500〕,赵鞅〈赵简子〕率兵攻打卫国,卫国向赵鞅进贡五百户,赵鞅将这些战利品交同宗的邯郸赵午把守。晋定公十五年(前497〕春,赵鞅把邯郸赵午召到晋阳,让赵午把卫贡五百户送到晋阳。赵午不肯,赵鞅一怒便将赵午杀了。
荀子故里安在呢?答案是:赵国都城邯郸。
战国期间皆为家属兵,荀氏中行氏为晋国六卿之一,家属庞大,稀有万乃至十数万人。残暴的战役使得数以万计的荀氏和同宗的孙氏族人流落在邯郸四周,成为无家可归的游民。公元前四〇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流落在邯郸的荀氏中行氏家属的后代便自但是然成为“赵人”。
这类将都城的名字以国名相称的写法,在《史记》里另有很多,在先秦文献里也有很多。先人秉承这类体例,如成语典故“围魏救赵”的“魏”就是魏国都城大梁。“赵”,就是赵国都城邯郸。这些都是将国名作为都城名字的简称。荀子曰,“商定俗成,为之实。”121
荀子约莫出世于公元前三一一年。流落邯郸四周的荀姓中行氏应当就是荀子的先人。
该村汗青悠长,至今另有战国期间赵王避暑行宫遗址。村史记录,该村因有八个村庄、八个姓、八座山、八条河道、八种石头、八种树木而得名。八姓中有一荀姓村庄,传说荀子就出世于该村。①此说虽无确实证据,却也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