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曲子哪儿得的?“
进得门来,江南小院,委宛小巧,廊下灯笼高挑,树丛讳饰的甬道上亦是点点小烛灯照,随路蜿蜒,忽隐忽现;后园的桂花随风飘来一院子暗香,暮秋的清冷似也有了味道,淡去了些。
“哎哟,七爷,七爷,您老这迟早过来了?我说昨儿您走得仓猝,必是有急事,怎的能好好儿的驳了姐儿的面子?不能够!”面前这位公子但是熟客中的稀客,大银钱的老主顾,昨儿听了一半的曲子便扭头走了也是不平常,瞧这一大早赶来,张保儿不由心中窃喜,殷勤道:“七爷,您这一夜必是忙,但是乏了?从速楼上请……”
谭家班?谭老板?柳云儿抬开端,瞪大了双眼,目光咬着齐天睿的衣袍,死死跟着,直到他出了门,下了楼,不见了踪迹,回过甚,见桌上那银锭子,闪闪的……
拿了琴,柳云儿谨慎翼翼地坐在圆墩上,深深一福,拨弹起来。现在内心不敢有旁的,只求不出错,不获咎这位爷。眉眼倒没敢如何瞧清楚,只这做派多少轻浮,那里像端庄人家的公子?唉,这类处所哪能碰到好人家?被他赎了出去也未见得日子就好过。这么想着,不那么怯,部下的弦也不再绷得紧。
柳云儿偷偷瞟了一眼,再想想本身的赎身费,顿时绷红了脸,一刻又煞白,咬咬唇道,“这曲子……不卖。”行当里的端方,一首好曲子,恩客们不吝重金买了给头牌的角儿,不准旁人再用,一曲红遍两江大有人在。遂北里、教坊、青楼、琴馆,凡有歌舞之地都养有本身的曲徒弟,争的不但是角儿,另有曲。有了好曲子,嗓音便是拙些也能出头。就如同那梨园里,总有几出看家的戏,江湖场上,各自相容。
“未曾随班。”小女人语声更轻。
“柳云儿?”齐天睿复了一声,搁下茶盅,单肘托在案上,“来之前叫甚么?报上来,免得你妈妈再打你。”
“公子……尽管问。“
齐天睿眉一挑,吓得柳云儿从速叩首说不敢,哆颤抖嗦起家就近拿了房中的柳琴。昨儿客满,琴徒弟们都在场子上,本来是要调一个下来服侍,可这位七爷却似更来了兴趣,只说生不生的就要小女人们本身弹。见房里只要客人,她也不知哪来那鬼使的心机用了那曲子,现在想想如果不能带本身脱开苦海倒罢了,千万别是以肇事才好。
从齐府出来已是四更时分,这一宿折腾,旧账新仇,老宅里那些弯弯绕绕原是齐天睿最烦心的,可自打归去那日起就晓得毕竟是免不了,现在又添出这一桩便也不得计算。幸亏这些烦琐都留在老宅,出了门也就平静。
“我这就服侍您去!”
曲调还是采取的是江南一带水上人家的渔调,单舟小桥,潺潺的水声,这便曲直者独到之处,似是都取自官方,山上茶,水上舟,山野小调也能在此中寻获得踪迹,倒是又如此清爽委宛,指尖滑拨,似俗似仙;似闺中玩味,又似水边浣纱,极高雅,又极随性,比起名家之作虽显气势不敷,撑不得一场乐事,但为一琴而谱,一人雅兴。
正在筹措人打扫的是醉红楼老鸨的亲侄子、外号“油葫芦”的管事儿张保儿。彼时正嗑着瓜子,嘴里骂骂咧咧,一眼瞧见齐天睿,从速满脸堆笑迎了过来。
这宅子原是一处花圃改建而成,宅子不大,三进的院落,临水半岛伸入湖中,一年四时水波漾漾;院内单有一处角门通往湖边自家的划子埠,船埠上泊着消遣之用的一座画舫。当年为着这块地,还真费了些周折,若非有情面再加多方办理,如何着也轮不到他齐天睿这等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