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扶起唐生,兄弟之情,滚滚于心,联袂走入祠堂。待文若唐生返来,卓雅已是极不本事,本想嚷叫一番,见两位哥哥都红了眼眶,心头模糊发沉,便没再玩弄,皱眉迎上前去,伸手挡住二人来路,说道:“唐生哥哥,随我来,裴智哥哥在这儿等着就是。”
文若挑着牛油灯,见宇文孝直一如既往死睡在章怀太子画像之前。文若谨慎路过,走到祠堂檐下,望向天涯,只见天外雨势未有涓滴减少,前日在堂外泣血为唐生写下的十六字忠告,也早已不见。
宇文孝直走回座上,待文若合璧祠堂大门,正殿渐入一片暗中当中。文若瞧不见宇文孝直身影,只听耳边雷声滚滚,大雨不断,心中极其不安,谨慎走上前来,说道:“老先生?老先生?”文若轻喊两声,不闻回应,模糊间,觉面前一亮,宇文孝直已扑灭台柱之蜡,持烛缓缓走到跟前。
“甚好。”宇文孝直喝下一口葫芦中酒,似睡非睡,瞬息又昏倒畴昔。
唐生走后这两日,文若一向低头沉吟,也不与卓雅发言,手中把弄着唐生留下的半块圆玉,整天发楞。卓雅也是,唐生一走,卓雅闷闷不乐,整日喝酒,醒了醉,醉了醒,以此浇愁,直至唐生走后第二日夜,卓雅在谷中持伞漫步,表情好些,少饮了几杯酒水,方肯与文若说话。
卓雅听出些蹊跷,见唐生失神落魄,干脆说个透辟:“mm离家半年多了,也该归去看看,哥哥如果同意,mm明日便出发返乡,送二位哥哥一起下山,此事就不需奉告裴智哥哥了,若他今后问起,还请哥哥替我蒙混畴昔。”
唐生感激,单膝跪地,伸谢道:“贤弟,保重!”
宇文孝直仍似不醒,眉遮眼睛,佝偻笑着,从怀中取出那只灌酒用的朱紫葫芦,缓缓拧开,递到文若手中,意味深长道:“故交已去,老朽孤单,不知小兄弟可愿与老朽聊上几句,已解我沉闷啊?”
“父亲姓裴,人氏,母氏姓杨,朔州人氏。”文若谨慎答道。
文若扭捏头颅,张口咽下雨水,轻声悠叹,吟赋一首:
“兄长请听我把话说完。”文若抬开端,望向洁白白月,意味深长道:“宇文先生乃是高人,定不会侵犯兄长,方才所言,出于至心,合情公道,弟确信无疑。想在姚州时,弟身份犬马,蒙王妃破格信赖,拜托重担,已是心力交瘁,如履薄冰,现在殿下得以安身,王妃在天之灵得以欣喜,裴智也算不辱任务。承蒙殿下一起厚爱,以兄弟待之,裴智无觉得报,然终归山野皮肤,志短才穷,不能与兄长一同进京面圣,兄长还是带上卓妹一起拜别,裴智无能,只能到此为止。”
人居一人间,忽若风吹尘。
“这老先糊口到百余十岁,已是半人半仙,活到这把年龄,莫非心中就无半点庞大之事?想他有未卜先知之能,算出唐生身份,就算这般本事,也只能整天枯睡于此,坐以寿终,如此折磨,何不早些决定,给本身一个了断。”
“是亲幼母亲为我所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