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者,承天地之气,合草木之灵
指腹触到粗麻布药囊的绳结时,叶承天闻声远志的细根在囊底收回细碎的摩擦声,像极了下午指尖划过残碑裂缝时的触感。倒出的连翘蜷曲如金色小铃铛,萼片上的绒毛沾着夜露,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晕——这是庙后野坡上采的野生种类,比野生莳植的多了三分辛烈,恰合《令媛方》中“治热毒瘰疬,连翘须得山陵者为佳”的记录。
“您看这墙基的砖缝。”张道长俄然指向庙门旁的青砖,苔痕在晨光里泛着靛青,“第三块砖的苔藓呈‘人’字形,对应任脉;第七块砖的地衣长如悬壶,恰是带脉走向。当年建庙的工匠,哪个不是照着《黄帝内经》的尺寸放线?”说着轻叩砖面,惊起几只藏在砖缝里的斑蝥,振翅声竟合着五音中的“角”调——那是入肝的药音,而砖下三寸,必是埋着当年的护肝草药标本。
“真人当年筑井时,特地在井底埋了五运六气的罗庚盘。”白叟目送他将纸包归入药囊,袖口滑落处,又暴露几道交叉的浅痕,“这道像桂枝汤的药味配伍,那道是麻杏石甘汤的煎法——年青时采药摔下山崖,乱石在身上刻的方剂,比医书还坚固。”晨光照在白叟佝偻的背上,他身后“地天泰”碑的暗影刚好覆盖药囊,碑首云纹与纸包棱角相叠,竟构成《令媛方》里“安神散”的药斗摆列图。
喜好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师保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折叠祭文时,他闻声井中传来极轻的水响,低头瞥见本身的倒影里,竟叠着一个青衫老者的虚影——腰间悬着药葫芦,袖口沾着未干的朱砂,恰是昨夜碑影的模样。当祭文支出锦囊的刹时,古柏顶端的第一缕阳光刚好射中井台,整块青石板俄然闪现出精密的刻痕,那是被千年风雨磨浅的《令媛方》药歌,现在借着他的笔墨,重新在晨光中显形。
合草木之灵
当第一只山雀在柏枝上啼叫时,叶承天瞥见本身方才写下的祭文,不知何时已化作几片淡金色的纸蝶,正绕着井台飞舞。每只纸蝶掠过药草时,叶片都会悄悄点头,像是在确认某种陈腐的左券。他晓得,这不是结束——就像药王井的水,自唐朝至今从未干枯,中医药的魂,正藏在每个医者研墨时的呼吸里,长在每株药草破土的嫩芽中,跟着光阴的年轮,一圈圈向更深处伸展。
“师父,您看这井台的字……”他俄然对着虚空低语,手指抚过石面上若隐若现的“黄连苦,人参补”,想起三十年前师父在雪夜教他辨认药材时,掌心传来的温度。晨风掠过他鬓角的白发,将祭文的墨香送入药王殿,长明灯的光回声摇摆,仿佛殿内的孙思邈泥像,正隔着千年光阴,用目光为这些笔墨盖上最后的印鉴。
"真人......"叶承天喉间发紧,俄然想起十二年前在西安碑林见过的《孙思邈像碑》,画中老者腰间悬的药葫芦,恰是现在碑影中"老者"腰间的形状。他下认识摸向衣内的银质药牌,那是师母临终前赠送的,牌面"悬壶济世"四字,竟与碑影中"老者"衣摆的褶皱暗合。夜风掠过他鬓角的白发,带来如有若无的艾草香,恍忽间,碑影的拐杖尖仿佛轻点空中,在青砖上溅起几点荧光——那是庙后药圃里的萤火虫,不知何时聚成了小小的药草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