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若光只朗读金刚经而不作七宝布施,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故故?如来所说法,皆不成取、不成说;不法、非不法。以是者何?统统贤圣,皆以有为法,而有不同。」
【解释】这是阿难尊者亲身听到佛所说的。一时,佛在印度舍卫国。□陀太子与「给孤傲父老」共同扶养佛说法的花圃,名叫「祗树给孤傲园」内里,和有成绩的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合法用饭的时候。世尊穿上法衣,拿著饭碗,到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不分贵贱贫富。挨家挨户的要饭,然後回到本来□处所用饭,饭後,清算法衣饭碗,洗脚,安排座垫,便盘坐在坐位上。
大乘正宗分第三
【解释】佛奉告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如来之前在然灯佛的教养地点,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边,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实在没有任何所得,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寂静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麽呢?因为菩萨寂静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本来没有佛土待寂静,只是名叫做寂静。以是,须菩提,诸大菩萨,晓得统统相都是虚幻的,该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该当住在物质征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征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该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影象等征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该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天然现前。无所住不是什麽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麽事都不想,如果什麽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罢了,如果什麽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罢了,如果心念寂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无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罢了,都还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地上。应无所住,并无毛病起心动念,无毛病行住坐卧。比如镜子,笑容来照显笑容,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容也不排拒恶脸。无物所照时,天然不留一物,混乱征象对镜时,也天然不排拒混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混乱征象而使镜子落空本来的清净。更首要的是,镜子向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恰是妄图境。是以,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景,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须菩根,比方有人,他的身材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的意义如何?像如许的身材,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为什麽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究竟上这天下上没有那麽高大身材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这个事理,是虚幻中的事,如果执取应无所住能够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该当连无住也不住。(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