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解释】另有,须菩提,随时随地只要一宣说此经,那怕只说四句偈语,当知此处,统统人间,包含天、人、阿修罗等,都应扶养。仿佛佛的塔庙地点地那样。更何况有人完整能够实际修持、读诵。须菩提,你该当晓得,此人已成绩最上第一罕见之法。如果是典范地点的处所,就是有佛在。就该当像弟子尊敬佛那样尊敬这部典范。
【解释】这时,须菩提恭敬的对佛说:世尊,当如何称呼此经,我们要如何推行实际?佛奉告须菩提:这部典范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用这个名字为经题,你们该当推行实际。为什麽要如许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为令统统有情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聪明。阔别色声香味触法所引发的各种贪欲烦恼,而达到不生不灭境地,是一种修行法门,不是玄谈空理。其心如果「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宇宙人生无一实在,令你离苦得乐的般若波罗蜜也是虚幻不实在的般若波罗蜜,不法非不法。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三千大千天下统统微尘。是多未几?须菩提说:很多,世尊。须菩提,这麽多的微尘,如来讲,是虚幻的微尘,只是名叫做微尘。如来讲天下,是虚幻的天下,只是名叫做天下。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能够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见无所向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不成以,世尊。为什麽呢?须菩提,如来讲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就是虚幻相,只是名叫做三十二相。若见诸相非相,当知虚幻相固然有生灭窜改,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无所向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并没有两样。那麽,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身材所碰触到的;内心所想到的,无不是虚幻相,无不是无所向来亦无所去的如来。须菩提,如果有善男人善女人,像恒河沙数那样多次的以身命来布施。如果别的有人以此经中的事理,乃至只实际四句偈语,并讲解给别人听,他的福德甚多於以身命布施。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人、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统统众生;灭度统统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故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以是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故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讲统统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统统法者,即非统统法,是故名统统法。须菩提!比方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讲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故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统统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寂静佛土。』是不名菩萨。何故故?如来讲寂静佛土者,即非寂静,是名寂静。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讲名真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