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江汪汝为园亭极盛,而江上小园,尤清算江山盛概。壬午鞠月之朔,汝为曾延予及姬于江口梅花亭子上。长江白浪涌象。 姬轰饮巨叵罗,觞政明肃,一时在坐诸姬皆颓唐溃逸。姬最温 谨,是日豪情逸致,则仅见。
卷一
卷二
秦淮中春季,四方同社诸友感姬为余不辞盗贼风波之险,间关相从,因置酒桃叶水阁。时在坐为眉楼顾夫、寒秀斋李夫人。皆与姬为至戚,美其属余,咸来相庆。是 日新演《燕子笺》,曲纵情艳。至霍华聚散处,姬泣下,顾、李亦泣下。一时才子才子,楼台烟水,新声明月,俱足千古,至今思之。不啻游仙枕上梦幻也。
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深思姬之平生,与偕姬九年风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戋戋泪笔,枯 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何有干饰?矧姬之事余,始终本来,不缘狎昵。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十五年前,眉公先生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岂至今复效 轻浮于漫谱情艳,以欺地下?倘信余之深者,因余以知姬之果异,赐之鸿文丽藻,余得燕手报姬,姬死无恨,余生无恨。
舟一过桥,见小楼立水边。偶询游人:“此那边?何人之居?”友以双成馆对。余三年积念,不由狂喜,即停舟相访。友阻云:“彼前亦为势家所惊,危病十有八 日,母死,鐍户不见客。”余强之上,叩门至再三,始启户,灯火阒如。宛转登楼,则药饵满几榻。姬沉吟询何来,余告以昔年曲栏醉晤人。姬忆,泪下曰:“曩君 屡过余,虽仅一见,余母恒背称君奇秀,为余惜不共君盘桓。今三年矣,余母新死、见君忆母,言犹在耳。今从那边来?”便强起,揭帷帐核阅余,且移灯留坐榻 上。谈有顷,余怜姬病,愿辞去。牵留之日:“我十有八日寝食俱废,沉沉若梦,惊魂不安。今一见君,便觉神怡气工。”旋命其家具酒食。饮榻前。姬辄进酒,屡 别屡留,不使去。余告之日:“明朝遣人去襄阳,告家君量移喜耗。若宿卿处。诘旦不能报安然。俟发使行,宁少停半刻也。”姬日:“子诚殊异,不敢留。”送 别。
阴月,过润州,谒房师郑公,时闽中刘大行自京都来,陈大将军及联盟刘刺史饮舟中。适奴子自姬处来。云:姬归不脱去时衣,此时髦方空在体。谓余不速往图之, 彼甘冻死。刘大行指余田:“辟疆夙称风义。固如负一女子耶?”余云:“黄衫押衙.非君平、仙客所能独立。”刺史举杯奋袂回;“若以令媛恣我出入.即于本日 往!陈大将军立贷数百金,大行以参数斤佐之。讵谓刺史至吴门,不善补救,众哗分裂,逸去吴江。余复还里。不及讯。
乙酉客盐官,尝向诸友借书卖之,凡有奇僻,命姬手抄。 姬于事涉闺阁者,则另录一帙。返来与姬遍搜诸书,续成之,名曰《奁艳》。其书之魂异精秘,凡前人女子,自顶至踵,以及服食器具、亭台歌舞、针神才藻,下及 禽鱼鸟兽,即草木之无情者,稍涉有情,皆归香丽。今细字红笺,类分条析,俱在奁中。客春顾夫人远向姬借阅此书,与龚奉常极称其妙,促绣梓之。余即当忍痛为 之校雠,以终姬志。
壬午清和晦日,姬送余至北固山下,坚欲从渡江归里。余辞之,益哀切,不肯行。舟泊江边,时西先生毕今梁寄余夏西洋布一端,薄如蝉纱。洁比雪艳。以退红为 里,为姬制轻衫,不减张丽华桂宫霓裳也。偕登金山,时四五龙舟冲波荡漾而上。山中游人数千,尾余二人,指为神仙。绕山而行,凡我两人所止则龙舟争赴,回环 数匝不去。呼询之。则驾舟者皆余去浙回官舫长年也。劳以鹅酒,竟日返舟,舟中人宣瓷明白盂,盛樱珠数厅,共啖之,不辨其为樱为唇也。江山物之盛,辉映一 时。至谈者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