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流落东京。至秋夜,仆人不肯守持,私奔回家去。赵旭孤身旅郧,又无川资,每曰上街与人作文写字。争切身上衣衫蓝缕,着一领黄草布衫,被西风一吹,赵旭心中苦闷,作词一首,词名《鹧鸪天》,道:
秋气天寒万叶飘,蛩声唧唧夜无聊,落日人影卧乎桥。菊近秋来都烂漫,从他霜后更冷落,夜来风雨似目前。
《喻世明言》之赴伯升茶肆遇仁宗
仁宗天子与苗寺人上楼喝酒,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隆冬,天道酷热。仁宗手执一把月样自梨玉柄扇,倚着雕栏看街。将扇柄敲楹,不觉失手,堕扇楼下。急下去寻时,无有。仁宗教苗寺人更占一课。苗寺人领旨,发课罢,详道:“此扇也只在本日重见。”二人喝酒毕,算还酒钱下楼出街。
众朋友来问道:“公必定对劲!”赵旭被问,言说此事,众皆大惊。遂乃邀至茶坊,啜茶解闷。赵旭蓦地见壁上前日之辞,嗟吁不己,再把文房四宝,作词一首。云:
持得出了金榜,着人看时,公然无赵旭之名。吁嗟涕零,流落东京,羞归故里。“再持一年,必不负我。”鄙人处闷闷不悦,浸题四句于壁上。诗曰:
宋玉徒悲,江淹是恨,韩愈投荒,苏秦守困。
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知名誓不归。
黄革遮寒最不宜,况兼久敝色如灰,肩穿袖破花成缕,可亲金风迟早吹。才挂体,泪沾衣,出门羞见旧相知。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与奴糊隔帛儿?”
当时赵旭在店内蒙宣,不敢久停,随任务直到朝中。借得蓝袍槐简,引见御前,叩首拜舞。仁宗天子问道:“卿乃那边人氏?”赵旭叩首奏道:“臣是四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艺,特赴考场,幸瞻金厥。”帝又问曰:“卿得何题目?作笔墨多少?内有几字?”赵旭叩首,一一回奏,无有不对。仁宗见此人出语如同注水,暗喜称奇,只可惜一字差写。上曰:“卿卷内有一字不对。”赵旭错愕俯伏,叩首拜问:“未审何字差写?”仁宗云:“乃是个‘唯’字。本是个‘口’旁,卿如何却写作‘么’旁?”赵旭叩首回奏道:“此字旨可通用。”仁宗不悦,就御案上取文房四宝,写下八个字,递与赵朝阳:“卿家着想,写着‘箪单、去吉、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拆来。”赵旭看了半晌,无言抵对。仁宗曰:“卿可暂退读书。”赵旭羞傀出朝,回归店中,闷闷不己。
赵旭写罢,在店中闷倦无聊,又作词一首,名《院溪沙》,道:
一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
思忆故乡,功名不就,展转不寐,起来独坐,又作《小重山》词一首,道:
乀(ˉeˉ乀)这是昨晚说好别的加更的一章,稍后替代。
本文在.独.家.发.表。
写毕,赵旭自心欢乐。至晚各归店中,不在话下。
行到状元坊,有座茶肆。仁宗道:“可吃杯茶去。”二大家茶肆坐下,忽见自壁之上,有词二只,句语清佳,书画精干,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苗寺人便唤茶博士问道:“壁上之词是何人写的?”茶博士答道:“告官人,这个作词的,他是一个不得第的秀才,差归故里,流落在此。”苗寺人又问道:“他是那边人氏?今在那边安息?”茶博士道:“他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见在对过状元坊店内安息。专与人作文度日,等待下科开选。”仁宗想起后果,私对苗寺人说道:“此人原是上科试官取中的榜首,文才尽好,只因一字差误,朕怪他不肯认错,遂黜而不消,不期流落于此。”便教茶博士:“去寻他来,我要求他文章,你若寻得他来,我自赏你。”茶博士走了一回,寻他不着。叹道:“这个秀才,端的没福,不知那边去了。”茶博士答复道:“二位官人,寻他不见。”仁宗道:“且再坐一会,再点茶来。”一边吃茶,又教茶博士去寻这个秀才来。茶博士又去店中并各处旅店寻问,不见。道:“真乃穷秀才!若遇着这二位官人,也得他些帮助,好无福分!”茶博士又答复道:“寻他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