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观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家世八代金筑白叟开启。以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为传道中间。《金盖心灯》卷二《金筑白叟传》:金筑白叟者,“字号三见而三异:《洞霄闻人志》载,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杨氏逸林》载,樵云氏者,桐村夫,姓盛,名未详。明末进士,值世沧桑,高隐大涤,自号退密隐士。《菰城拾遗》载,异人金大涤,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亡遂隐,初休金盖山之白云居,更号樵云,既归老于天柱金筑坪。……著作颇多,石庵辈梓以行世。”盖为清月朔隐君子。曾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1664)传潘太牧(字牧心),为龙家世九代,潘传第十代王清虚(号洞阳),王传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而后承传不详。
金山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家世四代孙玄清所创。据《玄门必读》等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隐士。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隐士(或谓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削发,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予授以起落天门运筹之法(内丹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很有成绩。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卒于降庆三年(1569),寿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传承与活动环境未见记录。
云巢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家世八代陶守贞开启。以浙江湖州金盖山为传播中间。据《金盖心灯》卷二《靖庵先生墓表》等载,陶守贞,原名然,字浩然;派名守贞,号靖庵。世居浙江会稽,祖唐应蜀藩聘,遂居蜀。幼孤,随母居蜀。母卒,至浙江吴兴依族侄陶思萱,寻入金盖山修道。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常月,授以卷册,遣归金盖。康熙十二年(1673)卒。传法给族侄陶思萱(号石庵),为龙家世九代。陶传第十代徐清澄(号紫垣),徐传第十一代徐一返(号隆岩)。一返兼承正一派,法名汉臣。“祷雨祈晴,无不立应”。沈一炳弟子龙家世十二代陈阳复(号樵云)亦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该派分衍为更小支派,传衍于江浙。
西竺心宗: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家世八代鸡足道者所开启。以云南鸡足山为传播中间。据《金盖心灯》卷六《鸡足道者黄状师传》,鸡足道者,来自月支,休于云南鸡足山。自称野坦婆闭(才字应为者字),华言求羽士。所精唯西竺斗法,称“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赐姓名曰黄守中,遂为龙家世八代弟子。《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下卷《闵大宗师传》称,乾隆五十五年(1790)闵一得携王常月所传大戒书去鸡足山,黄守中犹在,闵以大戒授黄,黄以斗法密术授闵一得,闵归而纂为《大梵天赋梵音斗咒》十二卷。黄守中所传“西竺心宗”,实为玄门中的佛密派,其法多采取玄门符箓派的“云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采很浓。其徒多为行迹诡异、身挟绝技的江湖奇士。据载,黄守中传管天仙(派名太清),管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金传活死人(云大辫,本姓王)、李赤脚、石照隐士(章大享),活死人传常常生(郭阳晓),为龙家世十二代。黄又传大脚仙、王袖虎。大脚仙传张蓬头,张传龙门羽士(郭来澄)和李蓬甲等。十二代后传承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