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儿?”内心暗叫不好,小儿子不会还在赖床吧,高氏尽力保持着浅笑,给小儿子打圆场,“这几日寒气重,谦儿又有些咳嗽,妾身让他多睡会儿,免得再抱病。”
高氏进门五年,却一无所出,便给陪嫁丫环戚锦儿开了脸,戚锦儿肚子很争气,一举得男,就是三房的庶宗子陶逢则,因膝下无所出,陶逢则一出世就被高氏抱养,五年后,陶逢春出世,因其母难产归天,高氏便让戚锦儿顾问陶逢春,八年后,戚锦儿病逝,陶逢春又无所依。
高氏隐在帕下的右手微微攥紧,正强自浅笑时,忽闻陶景又不悦道:“谦哥儿呢?”
和一个傻子过一辈子,那滋味儿,哼。
高氏看了郑亮媳妇一眼,郑亮媳妇福了福身,辞职出去了。
逢春靠向身后软和的迎枕,面无神采道:“饱了。”
康氏上前拉住逢春的手,引她坐下:“mm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太劳累了。”
陶逢瑶烦躁地绞动手帕,嘟着红唇道:“五姐姐竟然对我蹬鼻子上脸……”看向母亲和顺斑斓的脸庞,陶逢瑶娇声道,“娘,五姐姐现在这幅模样,长公主府那边会不会……退掉婚事?”
“这门婚事,除非长公主府作罢,或者你五姐姐没了,不然,绝无退婚的能够性。”高氏口气幽幽道,见幼女闪了闪眼睛,高氏略下那些不好明说的心机,只低声缓缓道,“瑶儿,你祖母的身子,这几年时好时坏,如果哪一日去了,我们这一房就得搬离国公府成为旁支,你爹宦途不顺,你外祖家的风景,也比不得当年,你姐姐又是阿谁模样……”
逢春带着翠浓和小雁到庆馨堂时,陶逢则和其妻康氏已经在了。
“春丫头来了,看这气色,身子已然规复差未几了,听母亲一句话,别再惹你爹爹活力了。”高氏一脸慈母般的神采,温声蔼气的说道,又转脸扭视隔桌一旁的陶景,和声安慰道,“老爷,春丫头年纪小,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你也别再骂她了,眼看婚期将近,春丫头如果再有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提起小儿子,陶景又是一阵头疼,好不轻易得了个嫡子,却柔滑荏弱的跟丫头普通,动不动就抱病吃药,活似一个小药罐子,目光再扫过康氏、陶逢瑶、陶逢林,一个总也不受孕,一本性子娇气,一个笨头笨脑,再加嫁到外头的两个女儿,一个生了儿子却把身材搞坏了,一个身材好好的却总也不生孩子,陶景内心一阵气燥沉闷,懒得再问话,干脆直接起家道:“去福安堂吧。”
可现在一应的衰境,却全数搁到了逢春的脑袋上。
去老夫人的福安堂之前,逢春需先到嫡母高氏的庆馨堂调集,陶三老爷共有三子四女,此中,嫡女两名,嫡子一名,庶宗子陶逢则和庶长女陶逢夏同岁,一个早已娶妻,一个早已出嫁,嫡长女陶逢珍也于两年前出阁。
又过几日,便到了仲春初十,大商朝的官员是一旬一休,每月逢十休沐,在定国公府,每次的休假日,亦是阖家在一起吃早餐的团聚日,因逢春的身子病愈好转,也收到了要参与存候活动的指令。
三月初八就是花嫁之期了。
是以,三房的存候范围,是陶景佳耦、陶逢则佳耦、陶逢春、陶逢瑶、陶逢林、以及陶逢谦,趁便,陶逢则佳耦结婚四年,膝下尚无子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