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2. 行动、思想都控制
为了峻厉节制士人的思惟,明朝科举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这九本书固然句句金玉、字字珠玑,但能把六合宇宙、天下万物都包含出来吗?就读这九本书,那这读书人能有多大本事?当时有人如许描述科考举子:“摆尾点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晓得《三通》、《四史》是多么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天子?”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李白是干吗的?不熟谙。归正只如果四书五经我就背,别的我不管。当时候,印行量最大的册本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乃至呈现了缩印本,跟我们现在复印时候的缩印本差未几,揣兜里带进考场打小抄。
笔墨游戏的最高程度
无所不在的监控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熟行厂,由寺人统领。这可就更费事了,大臣一旦要有事犯在寺人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是穷要饭的建立的王朝,不像唐太宗那么有气度。魏征揪唐太宗的衣服,唐太宗说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只能对他停止威胁。皇上都气成如许了,但是他不能杀魏征。有朝廷律法在,你凭甚么随便杀大臣,他犯甚么罪了?随便骂大臣也不可。你骂大臣,大臣便能够抗辩:你凭甚么骂我啊?你哪儿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跟朱元璋说这个,哎哟,我就没念过,我是地痞我怕谁?甭来这套!
康有为因为写不好馆阁体,每一次他的卷子考官一看,就扔了,就这玩意儿你也来插手测验?那最后为甚么落第呢?考官把他的卷子一扔,就出去上厕所了。时候能够长了点儿,恰好仆人出去清算屋子,仆人大抵也不认得字。一看地上有张卷子,仆人不晓得这甚么体啊,拿起来搁在桌上,镇纸一压,仆人出去了。考官返来,俩人没照着面。一看,哎呀,这张卷子我刚才扔了啊,如何又搁这儿了,还用镇纸压着?此乃天意,我看一眼吧。一看,哎呀!好文章,落第!阴差阳错,被考官一泡尿尿出个出息。还不晓得有多少人当时是如许做的官呢,还敢对皇家有甚么不满吗?这就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惟。以是顾炎武以为,八股取士比焚书坑儒都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