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3. 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
宋朝的官多,报酬丰富,任务却很小。只要不出大错,会通过政绩考核“磨勘”,一起绿灯地上升,真是文人的抱负期间。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当代,对于天子身边的人来讲,非论你是谁,一旦明天天子表情不好或者本身做错了甚么事情,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但宋朝的文官不会。不杀文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祖宗家法”,北宋的每一名新君即位之前,都要在他留下的“誓碑”前发誓,宋朝是中国当代文人的天国。
皇上给你一个阵图,照着打。你拿着阵图到了火线,翻开就傻眼了,按皇上的安插底子没法打,再叨教皇上吧。没等你叨教到,敌军到面前了,下辈子再叨教吧。
明天也一样,也是“六经勤向窗前读”。英、语、数、理、化、生、史、地、政,改成这些科目。你要连大学都没上,就看超市缺不缺扛货的吧。大学没毕业事情都找不着。读大学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车马簇;不读,铁皮屋、柴火妞、棒子面、自行车。
所今厥后少数民族政权,辽也好,金也好,元也好,跟宋朝兵戈只要一冲破边防,顿时就能打到都城。因为中间这些州郡都没用,中间州郡满是老弱病残,贼都抓不到,不能抵抗游牧民族的军队。
赵匡胤应当没有想到,他本身是能文能武,会行军兵戈,排兵布阵,可他的子孙后代会吗?这不是光读读兵法就能补足的,加上赵匡胤感觉安内重于守外,以是纵观有宋一代,文臣名相不计其数,能够征善战的武将屈指可数。
正规军的禁军统帅叫殿前都点检,相称于总司令。赵匡胤之以是能够篡权,就是因为他之前做的是这个殿前都点检,正规军总司令造反,那不是易如反掌?并且当时候他妹夫高怀德① 是副点检,他们俩就能等闲把这江山给篡了。
测验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然后在处所上,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王臣指的就是处所官,做天子的就只要一小我,就算他精力再畅旺,也不成能事无大小,管完中心的事,又管处所各州县的事,以是这就需求处所官去替他办理。但是对于热中于将权力收归本技艺上的赵匡胤来讲,对处所州郡一级的长官也不放过,采纳了“罢领支郡”的办法。
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权力集合的同时,更遍及地接收知识分子参与政权,通过科举轨制,不竭扩大政权的阶层根本。宋朝的科举“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以外,又有制科,有孺子举,而进士得报酬盛”。与强大一时的唐朝比拟,宋朝的科举取士具有范围大、轨制松散等特性。
要说财务困难,积贫积弱,它并不是真的贫,真的弱。它有钱,它是中国汗青上最有钱的王朝,只不过这钱都花得不是处所。以是说北宋初年加强中心集权那些办法无益有弊,《朱子语类》中朱熹总结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奖惩刑政统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崩溃。”就说啊,你甚么都收了,形成的成果就是处所的军事力量亏弱,没人有才气去抵当,最后被外族一打就垮。
收其精兵再分权
藩镇盘据的根基肃除,保护了国度的同一安宁,无益于经济的生长。强干弱枝又把处所都给减弱了,以是除了清初特别的三藩之乱,宋朝今后确切没再产生过处所背叛中心的事儿,这个题目处理得很好。但官员冗滥,财务开支庞大,又是伴随而来的弊端。官员冗滥到甚么程度?前面说了,枢密使固然管军事,但是三省六部不能变成三省五部呀,兵部还是有的。三司使管财务,户部也还是在的。如此一来,兵部和枢密使、户部和三司使的机构就堆叠了嘛,堆叠就会产生扯皮呗。这事是你干还是我干,以是这效力反而低下。并且因为北宋朝廷宠遇士人,这帮大爷脾气大,普通人都不好弄他们,官员冗滥形成机构堆叠,还不好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