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3. 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
比如说,你统领一支军队,但你能变更这支军队吗?我调一帮人帮我回家盖屋子去,那不成能,你调一小我都得上报。你能批示这支军队但变更不了这支军队,枢密院能够变更但不直接批示。统兵的不调兵,调兵的不统兵,如许军权才气分离,要不然就轻易造反。如许,禁军将领就仿佛是雇用司机,派不派车不归你管,车不是你的,但你能开。
宋朝的科举制扩大了政权根本,那么多人都被吸入朝廷中来。但是,官本来就够多了,你还把那么多人都招来,招来你就得让他仕进,仕进你就得给他钱,北宋的知识分子报酬那么优厚,给钱还不能少。以是形成了一个成果――冗员,官吏多而杂。
如果禁军要外出作战,则由天子调派将帅,并由天子亲身制定作战方略,将领还不能私行变动,也就是说,这仗如何打,计谋、战术之类的都是天子预先制定好的,将帅只是一个号令的履行者,不能随便变动,也不准随机应变。为了监督将领遵循天子的意义行事,宋廷还派监军伴同前去,监军就相称于天子的眼睛,监督将领按天子的打算停止,并且还授予了他生杀大权。如果这个将领私行做主,不听话的话,便能够直接当场正法。莫非说,赵匡胤就能包管他今后的每个天子都是“运筹于帷幄当中,决胜于千里以外”的军事家?带兵的将军不能私行点窜作战方略,但他的仇敌就是手中的棋子,能够任他随便摆放吗?可见,禁军的选练、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统统权力都集合于天子,而赵匡胤对军队的节制欲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程度。
宋朝的官多,报酬丰富,任务却很小。只要不出大错,会通过政绩考核“磨勘”,一起绿灯地上升,真是文人的抱负期间。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当代,对于天子身边的人来讲,非论你是谁,一旦明天天子表情不好或者本身做错了甚么事情,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但宋朝的文官不会。不杀文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祖宗家法”,北宋的每一名新君即位之前,都要在他留下的“誓碑”前发誓,宋朝是中国当代文人的天国。
要说财务困难,积贫积弱,它并不是真的贫,真的弱。它有钱,它是中国汗青上最有钱的王朝,只不过这钱都花得不是处所。以是说北宋初年加强中心集权那些办法无益有弊,《朱子语类》中朱熹总结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奖惩刑政统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崩溃。”就说啊,你甚么都收了,形成的成果就是处所的军事力量亏弱,没人有才气去抵当,最后被外族一打就垮。
比如在清朝,就有懋勤殿勾到。天子在懋勤殿用朱笔将死囚姓名勾去,表示批准,又称“勾决”或“勾到”。勾决咨文下达便可履行极刑。勾一小我,大臣就要下跪三次给他讨情,上天有好生之德,请皇上恩准。皇上说这家伙太坏,勾了,但大臣还是每一小我要要求三回,别杀他,上天有好生之德。实在也就是做个模样。因为普通判极刑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勾了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