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裕北境军因提早探知军情,早已严阵以待,且获得忠义盟北方各分舵的戮力援助,固然面对敌国的二十万铁骑,总算临时还能够据险而守,在津门关前与戎军展开了守城之战。
现在的北境军,虽号称有十万之众,实则真正能够一战的人马尚不敷七万,并且军中贫乏能征惯战的虎将良佐。面对二十万兵精马壮的戎国雄师,这支军心极度不稳的大裕军,也只是在竭力支撑,几场仗打下来,便再不敢与戎军正面比武,唯有据城死守,等候朝廷派来的救兵。这边裕军龟缩不出,倒是令戎军士气大振,日日攻城不辍,目睹不出月余,便能拿下津门关。
北境战事方起,大裕朝廷高低便已是乱成一团。
皇上浩星潇启愁眉不展地坐在那边,听那人说完,只是摆了摆手,道:“你有伤病在身,却还不忘为朕分忧,足可见你的一片忠心。至于此次出征北境,朕决不能再让你去上阵杀敌,还得另择良将才是。”
大裕景运三十三年春夏之交,戎国举兵攻裕。
幸亏这二十多年来,裕、戎两国一贯相安无事,而这位方胜将军也是个老成慎重之人,北境军在他的治下倒是没有出过甚么大乱子。只是因为边疆安宁,朝廷渐起忽视怠慢之心,军中的粮饷常被剥削,兵器设备更是弥补不敷,导致军心日趋涣散,兵源不竭流失,各军体例皆已到了严峻不敷的境地。
“诸位卿家,北境火线战事吃紧,垂危文书一日三至,朕本日将你等召来,便是想听听诸位可有何良策,能解这北境之危?”
津门关地处大裕北部永州界内,是裕、戎两国边疆的第一处关隘,同时也是裕国抗击敌军打击的第一道防地。
基于此等设法,兵部固然分外调拨了一批武备物质给北境军,却也只是临时补齐了以往所欠,而北境军体例严峻不敷的老题目还是没有获得有效的处理。
冷衣清忙躬身答道:“回陛下,臣觉得,此次北戎挥重兵大肆南侵,实是存了灭我大裕之心!我军若不能及时予以迎头痛击,必会令其气势更盛,结果堪虞。自接到北境垂危文书以后,枢密院与兵部应对及时,唐大人和张大人更是经心极力,只用了极短的光阴便组建并设备起一支十万人的援北雄师,如此效果,实属不易,两位大人皆可谓是众臣工之榜样!”
现在戎国雄师压境、津门关随时能够会失守的动静传了返来,这才完整惊醒了各位朝臣的安乐梦。一时候大家自危,流言四起,大师群情纷繁之余,倒是谁也提不出个有扶植性的定见来。
浩星潇启掐了掐疼痛不已的眉心,喟然叹道:“良将!想我大裕空稀有十万雄师,却找不出一名能够带兵兵戈的良将!想当年,定王带领十万北境雄师,将北戎的二十万雄师聚歼于青锋岭上,那是多么之豪举!记得他班师班师那日,朕站在景阳城头亲迎,当时那种万民喝彩、举城空巷的盛况,直至本日还是历历在目!但是现在朕已经老了,而朕的七弟也老了,又让朕去那里再找一个烈火将军来替朕出征,痛歼劲敌?!”
“只是――”冷衣清不着陈迹地扫了一眼皇上脸上的神采,接着又道,“只是臣所担忧的是,独一精兵,却无良将,统统也是徒然!”
这位庆王爷提及来应是当今皇上的堂兄弟,世袭了祖上的封地庆州。庆州本在永州之南,与戎国并不接界,故而向无边疆之扰,也算得上是一块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