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盒里装的是一对雕做环佩的鸣枝瑜,乌黑的玉石中泛动着翠绿的韵缕,如同绽放的花朵,披发着清幽的香气。
“师尊!”
那阁楼只设了一席桌案,上面放着一整套茶具,还留有上好的茶叶。
四月十五转眼而至,当日凌朝歌去得很晚,直到新娘到了王府,她才姗姗来迟。
凌瑾看了她一眼,上前推着凌笙的轮椅往外走去。凌笙心知他不肯答复,便未多问。
凌瑾目送着她出了屋子,双眼缓缓闭上,身材俄然失力今后倒去。
淑妃晓得凌瑾常去冷宫的玉华池,因那并非犯了重罪的妃嫔所待的处所,倒未曾在乎,只当贰心念亲母,便端了姜汤来劝他,“那池中青荷虽被焚毁,根系却还在,来岁还是会长出来,你也莫要过分难过。”
第二声“二拜高堂”,凌瑾下认识地朝凌朝歌地点的阁楼望来,在看到那隐在轻纱下的人影后,笑意更浓。
“无事。”凌朝歌面色稳定,挥了挥手,下了逐客令,“来宾还在等你号召,你无需管我,下去吧。”
凌朝歌抬眸看着他,沉默半晌,道,“我暂居清和殿中,你如有事,便来此处寻我。”
凌瑾在宫中熟悉的人未几,除了他寄养的淑妃,便只要淑妃之子凌笙。
自那日玉华池走水后,凌朝歌便在清和殿住下,偶尔逗逗黑猫,还学会了喝酒,凌瑾自那儿今后竟再也没有来找过她,倒是凌笙来清和殿的次数变得频繁,每次一来便让宫人推着他四周逛逛,凌朝歌乃至都开端思疑他是不是在找本身。
若非天灾,玉华池水深一米,池中青荷又怎会被尽数焚毁?
楼下是一处半大的水池,内里种着叶初出水的青荷,岸上环抱着垂柳,郁郁葱葱的,可见安插之人极其用心。
凌朝歌独自倒了一杯水抿了一口,只以余光瞥了凌笙一眼。
凌瑾置若罔闻,试图在这水中寻出一株活着的荷,可入目标却尽是被灰烬染污的池水。
凌瑾生母尹嫔,因受了刺激得魔癔之症落入冷宫,于冷宫中生下凌瑾,在凌瑾三岁那年便去世。
蓝诗夷有一子排行第二,名为凌笙,凌笙自幼体弱多病,双腿残疾,蓝诗夷的心机便多在他身上,对凌瑾便显得有了些不上心,却也没让他受过委曲。凌瑾有花仙教养,淑妃是否教诲他他倒也不甚在乎。
凌朝歌在桌案前落座,取出一方锦盒。
凌朝歌摸着猫儿的脑袋顺毛抚下,缓缓开口。
那人是仙,不会等闲地被那火烧死吧?可有人也说过,这是天灾。
凌朝歌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案,茶中暗香满盈在阁楼中,沁民气脾。
噼里啪啦的火竹声响起,喜娘笑眯眯地撩开轿帘,一袭红色嫁衣的顾枝柔款款下轿,由喜娘领着进了王府大门,跨过火盆。
顾枝柔回过神难堪地笑笑,望向凌瑾。
宫人们手忙脚乱地将失神的凌瑾拉出水,将他送到清和殿中。
没有料想中摔到地上的那种酸痛,倒被一股力量稳稳接住。
“我无事,你勿需担忧。”
他游移地展开眼,便瞥见一袭白衣的女子抱着一只黑猫坐在桌边,面前放着一株高约一尺的莲,用白瓷的低沿碗栽着。
思及此,凌朝歌嘴角不由勾出一抹笑来。
早在凌笙靠近时凌朝歌便晓得他来了,未做躲闪,只是感觉没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