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 > 第十八章
江菱想起红楼梦里对贾府的描述,又记起贾府今后的结局,内心便有些明悟了。贾府的式微多数是从这里开端的,不管王熙凤如何腾挪,也不管今后探春和李纨如何管家,根子里烂了,叶子和花儿迟早都要败光。至于这结局好还是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
江菱怔了怔,指腹悄悄摩挲着菱花镜的后背,微微沉吟了一下。
更别提这方帕子,洁净详确,明显是林黛玉费了好一番心机的。
她苦着脸想了半晌,一面感觉不能孤负了林黛玉的一番情意,一面又苦于本身的绣工奇丑,一时候堕入了两难的地步。
还是,静观其变罢。
但是江菱来自三百年后的季世,别说是刺绣了,就连缝补缀补都有些困难。她曾经试过一回,针脚歪歪扭扭的让人不忍直视,那里能够拿得脱手?
王熙凤又笑道:“这便要从府里拨出去的银子动手了。府里的开支太太是晓得的,每月厨房里的采买、各房里采买的物件、另有太太女人们的月钱,都是一个定命。但都城里银贵钱贱,本来一两银子兑一吊钱的限额,在暗盘上总能兑出一吊二三乃至两吊钱的数额来。巧的是,金陵城里钱贵银贱,与都城里恰好相反,只要操纵恰当,账面上便又可补去二三成的亏空。”
王夫人低低地应了一声,又问道:“可稳妥么?”
听王熙凤话里的意义,客岁年景不好导致贾府的田产支出锐减,大观园的石料木料玉器珍玩一并涨价,本年河道干枯是以水路改陆路,再加上大笔的“高低办理”之类的开消,是以账面的亏空甚巨。是以便只能用明暗帐、银变钱、高利贷之类的招数,以做平账面,弥补亏空。
那位报账的媳妇儿噤声了,犹踌躇豫地唤了一声“二奶奶”。
那屋里又响起了一个年青女子的声音,仿佛是王熙凤,另有林之孝家的媳妇儿在报账。
“回二太太话,客岁江南闹了灾,田庄里的庄稼倒有八成是收不返来的。再加上金陵城里又多了两个门路,是以高低办理的银子,便又翻倍了。此为其一。其二,客岁到本年的年景不好,庄户们的闲散银子少了,金陵城里的买卖便要亏损上一二分,再加上族田和族产,这一二分的亏损,便伸展到了三四分,怕是两年内都做不平账了。再说京里:起初二老爷被人弹劾了一回,连累到了外务府,这高低办理的银子,便较往年翻了一倍;固然京里的利钱比金陵城遍及要高上三厘,但这一进一出的,便又抹平了,还略有亏空。最后一条便是,大观园……”
半晌以后,那屋里便响起了一个利落的女声:“二太太莫急,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人总归不能被几分利钱难倒罢。这账面上的亏空,到底应当用账面上的好处来弥补,才气赌得住世人的悠悠之口。这体例么――呵,还请二太太屏退了丫环们,我细细地同您分辩一二。”
江菱愣了愣,蹑手蹑脚地走到屋门前,立足谛听。
劈面的屋子里俄然没有声气了,只余下微微的喘气声。
――要不要帮贾府一把?
王熙凤笑道:“二太太说那里话,这些‘开源节流’的活动,天然是要瞒着老太太的,不然阖府高低一并查起来,那里另有我与太太说话的份儿?但愿本年的年景好些,等贵妃娘娘省婚过后,大观园里的物件儿再赎出一小半,如此便能将最后的亏空抹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