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
那是个比和珅要年长很多的男人,身材较和珅矮小些。
乾隆先看了和珅递上来的折子,随即拍着腿道:“好!此事办得不错!你这个别例,看来不日便能全数实现了……”
这一等便等了好一会儿,但和珅半点烦躁也无。
这头和珅却已经想起来此人是谁了。
“说的甚么话。这等人本就不为朝廷所容。”乾隆挥挥手,“行了,去吧。归去安息吧。”
此人脑筋聪明,本领大,难以交好。
约莫一炷香后,和珅便坐上肩舆,往着宫城的方向去了。
乾隆笑了笑,点了几小我,用马车载上,送和珅回府去了。
但实际上他固然如此说,但私底下定然另有其他的筹办,只是此时还不到机会,天然不会将赏赐给了和珅。
见和珅进门来,那人便忙道:“和侍郎,小的是兵部笔帖式安明。”
和珅并不急, 他先又与和琳说了几句话, 待安设好和琳后,他才回身出了书房,往待客堂去了。
和珅躬身道:“倒要辛苦皇上为我措置这桩事。”
乾隆笑了:“哈哈这是天然,你这小子抠门,墨斋里用的东西,没御膳房里用的好。”话语间,乾隆倒是分外高傲的。
贾政顿时半点心虚也无,反倒气势雄浑地去了,还想着,总该与老太太说一说,今后管束宝玉,旁人不得插手置噱,不然便堕了他掌权荣国府的威望。
和珅点点头,拜道:“本日在府中,竟有人上门来求见,自称是兵部笔帖式。臣在朝中夙来少有交好的同僚。此人臣更是见也未见过几面……”
安明心下抖了抖,踌躇着要不要再开口说点甚么。
里头已经有人在了。
“荣国府的人?”
安明父亲恰逢这个当口离世了,遵循体制,安明必须得回故乡奔丧,并守孝三年。
和珅抿唇笑了笑,并不说话。
“如何,可对劲了?”
刘经心底模糊有了数,忙回身筹办去了。
但后续却引来了极其糟糕的结果。
明显一人站,一个坐,但和珅的气势却将安明压得不自发缩了缩肩膀。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