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儿,另有事吗?”杨锋问道。
他挥挥手道:“好了,你下去筹办筹办,明日随我进宫。”
杨锦程略一思忖,朗声道:“孙儿以为,此次恰是朝廷施仁的好机会。那些奏折里嘉奖最多的不过就是宜宁郡主,在此之前她是被夺了郡主封号,在寺中修行的半个削发人,太皇太后给了她慈安居士的封号,那就是奉旨修行了,孙儿想来,秦王此番大费周章,让这些奏折如雪片般飞来,不过就是要让他的女儿堂儿皇之回到西安,规复郡主之尊,不然以他的亲王身份,以他在西北如日中天的申明,还用得着上折子歌功颂德吗?”
杨锦程回声退下,走到门口时,他又停下了脚步。
“萧韧,十有8、九那真是定国公府的种。”杨锋冷冷地说道。
而现在,一旦把封赏宜宁郡主的事奉告太皇太后,她也决不会同意。
自从秦王派一清道人在大殿上送人头的那件事情产生以后,不管是上朝还是议事,杨锋都会带上长孙杨锦程。
闻言,杨锋哈哈大笑,大笑以后眉头却仍然舒展。
“但是现在,那孩子都能带兵兵戈了。”杨锋喃喃自语。
“是萧韧,秦王养子。”杨锦程答复。
如果他提早得知,决不会任由太皇太后去做的。
但是秦王和那孩子的干系,也只是世人丁传的养子,秦王是龙子,并不凡夫俗子,是以,他也不能等闲就认个养子。
“斩杀忽儿金,这是一等一的大功绩,究竟是谁带的兵,你查清了吗?”杨锋问道。
“孙儿发明一件事,那就是竟然无人提及真真正正带领雄师前来援救,并且一举斩杀忽儿金的那一名。”说到这里,杨锋程嘴边含笑,这么多人,这么多道奏折几近同一口径,西北的各级官员也就罢了,没想到就连江南八大书院也是如此。
杨锋微微一笑:“太皇太后活着一日,秦王便一日不反,他筹办了这么多年,搭上了两个儿子,又怎会甘冒不孝不之名,行师出知名之举呢?”
“太皇太后老了。”杨锋冷冷地说道。
“幸亏祖父早有先见之名,让二叔父掌管了燕北军,令秦王不能轻举妄动。”杨锦程安抚道。
实在那件事,杨锋也是厥后才晓得的。
“祖父,秦王会反吧?”游移一刻,杨锦程问道。
杨锦程晓得祖父想说甚么,他挺起胸膛,道:“祖父,我们兄弟定不会令祖父绝望。”
望着白发苍苍的祖父,杨锦程垂手而立,道:“孙儿全都看过了,不过是为秦王父女歌功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