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60章 碧血剑(60)
袁崇焕应崇祯的征召上北京时,他在广东的朋友们替他饯行。画家赵惇夫画了一幅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妇女二人、小孩一人相送。陈子壮在图上题了四个大字:“肤公雅奏”,“肤公”即“肤功”,庆祝他“克奏肤功”的意义。图后有很多人的题诗,第一个题的就是陈子壮。这幅画本来有下款,厥后袁崇焕被正法,下款给保藏者挖去了,多次易手流转,到光绪年间才由王鹏运考明本相。一群广东文人厥后将图与诗影印成一本册子,承一名朋友送了我一本。原图目前是在香港。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御史弹劾袁崇焕主张和议,“设策太奇”,进犯他没有去救锦州。袁崇焕在如许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要哀辞职。魏忠贤立即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代替。[68]
一椎如许大,误中亦由天。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绩最大的是满桂。[66]他和满桂向来很有定见抵触,但在奏章中力称宁弘远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亮磊落,至公忘我。
天启的儿子都已短命,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以是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此事同儿戏,留侯尚少年。
过了一会,天子又出来。袁崇焕因而又奏道:“建州已处心积虑的筹办了四十年,这局面原是很不易措置的。但皇上重视边陲事件,日夜忧心,臣又怎敢说难?这五年当中,必须事事应手,起首是赋税。”崇祯当即谕知代理户部尚书的右侍郎王家桢,必须着力措办,不成令得关辽军中赋税不敷。
魏忠贤身后,拥戴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或放逐,或夺职,民气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都被断根了。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爌、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擘。袁崇焕当然不肯剥削军饷去贡献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称的勉强责备。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拥戴,立即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弘愿没法得伸,是以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这座生祠,圣旨落款曰“懋德”。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多数是奖饰袁崇焕的抗清功劳,预感此去定可扫平胡尘、燕然勒石、麟阁落款等等。好几人诗句中都提到袁崇焕的“辩才”、“高谈”、“笑谈”。[73]喜与朋友们高谈阔论,必然是他本性中很明显的特性。
邵武暑中闲坐
天启天子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天子时,爱和小寺人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天子),天启七年八月,在二十三岁上死了。
和满桂抵触时,袁崇焕相称支撑他。赵率教戴德图报,又得袁崇焕不时勉以忠义,到锦州大战时,他俄然之间仿佛变了一小我。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从蒲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当中,无日不战,战况的狠恶,不下于当年宁弘远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撑不住了,只得退兵,退到小凌河安营,等待各路兵马集合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