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苏青话音刚落,韩东时猛地拍了下桌案:“好!”
在坐之人,当然不成能大家都参与此中。但大师都是衙门里的熟行了,如此大面积的帐目出错,牵涉到多少官员?
“既然苏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大师就按我所述之法,重新记帐,两相对比,便能查遗补缺。”
韩东时提早派人前去州府库,扼守大门,任何什物物质临时不得出入库,然后把保存账目直接带到刺史府来。
幸亏他们只需求重新记录比来与北疆有关的物质出入项,如果真的把全部罗州的府库账目全都重新做一遍账,哪怕有充足的原始数据,只怕也要累他们十天半个月方能完成。
就算是午食的饭菜,也是由刺史府差役从内里带出去。
“大人,看起来您清查帐目标体例有题目啊,弄出一两件错处也就罢了,如何会有这么多的错帐?依部属看,您是否应当再考虑改进一下?”
……
他们接到的传令,是“苏大人”让他们前来刺史府,重新用甚么鬼的记帐体例把帐目再清查一遍。
韩东时辛辛苦苦从蓝田调来这么多人,乃至还让军队随行,不就是要豪举阵容,镇住本身这些人吗?
韩东时沉吟了一会儿,俄然抬开端道:“苏大人此言当真,朝廷本有法度,本官再搞同一套记账轨制,岂不是让其他文史受累?”
但是……
但是,当韩东时真的把衙门文史调集起来以后,他开端慌了。
但是,事关军方补给供应,这是多么大事,军方将拥有大把事理插手此中。
一个时候以后,百余名官吏齐齐聚在刺史府,每小我看向苏青的眼神儿都怪怪的。
韩东时命令,已经完成的文吏相互互换,将新帐与陈帐停止对比。
韩东时只要极短的时候,能核实这些帐目,然后就必须让物质出库运往北疆。
熬了足足四个半时候,终究完成了大半。
即便是明净的官吏,也会因为风俗题目,更加信赖旧的记帐体例,本能地附和苏青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