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我的书架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 茯苓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厥后必吐脓血也。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当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呕吐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反面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成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14)太阳病,项背强盩盩(shū),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忌讳。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尖皮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21)太阳病,下以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斯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成令如水流浪,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2、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甘草干姜汤方: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推荐阅读: 巨星从网络主播开始     绝品上门女婿     1胎2宝:墨少,别贪睡     蛇骨     末世:异土之上     久爱     恶魔总裁傲娇妻     大力美漫行     剑仙荣耀     鬼夫要乱来     英雄联盟之无双信仰     横渡宇宙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