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我的书架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尖皮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成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四逆汤方: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呕吐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反面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麻黄参半汤方: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白虎加人参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推荐阅读: 绝世神帝     综穿之麒麟儿     摊牌了,我爹是朱元璋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美女的私房厨医     古蜀国密码     天秀     太子为妾     琴酒今天又在做慈善[综]     变身,从本子女主开始     重生之如意佳妻     古墓杀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