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兴亡云烟事请大师保藏:兴亡云烟事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郑帝道:“默之虽年青,看人还是很准的,既如此说,朕已知徐恒为人了。朕虽未见过徐恒,倒是深知徐少保的。徐少保有大功于国,虽暮年胡涂些,终是瑕不掩瑜,朕又怎忍心加罪于他。徐恒就不要问了,贬为百姓,永不叙用也就罢了。他的宅子也不必围了,待天明放他出宫,任他去罢。”
洪庆道:“是,臣遵旨。”
郑帝沉吟道:“袁相公说的是,这事你们不便说话,那朕只得专断了。默之,你代朕草拟圣旨。”
世人尽皆叹服。但另有一个启事郑帝没有明言,那便是太子。郑帝久欲废太子,却无从动手,如果提早擒拿谋逆之人,太子罪过不显,不能塞天下人之口。此时谋逆事发,废太子已是顺理成章,再无人敢反对。这启事郑帝天然不能说,座上之人却有几人已想到了,只是这动机在心中一闪而过,又如何敢说出口。
说罢看着崔言道:“默之便照着这意义拟诏,再润色一番也就是了。着工部在鄢陵起造一座许公府,再拨五百兵丁保卫,要他在府中放心读书罢。”
世人皆不敢言,太子之事乃天子家事,毕竟与郑帝父子嫡亲,若说诛杀太子,有致郑帝骨肉相残恶名之嫌;若说宽恕太子,又恐为郑帝猜忌,是以世人皆不言。
郑帝寂然道:“你谏的是,这确是朕之过,朕此后定不如此,卿可放心。本日之事也是事出有因,朕虽早已发觉方东阳有谋逆之心,但他行事隐蔽,朕并无实据。他是朝廷辅弼,朕岂能以猜忌加罪于他。是以朕只能待他起兵背叛之时,再擒拿问罪。朕若避了出去,宫中耳目浩繁,他岂能不知,天然也便会哑忍不发,朕每日要防备于他,难道寝食难安。是以朕便只要行此险着了。朕到政事堂,便是避险来了。彻夜他方东阳在政事堂,叛军定然不会对这里严查,他又放不出动静去,又有卢象山保护朕,朕只是看似有险,实则无惊亦无险。他方东阳觉得朕大哥天然怯懦,却忘了朕年青时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朕若年青十岁,也能持刀杀人,只怕不逊于洪溢之,陈崇恩。”
方旭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向郑帝揖了一揖,道:“臣谢陛下恩情。”说罢回身走出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