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道:“本日冬节,太子奉圣命代圣上祭天,各衙门忙着过年的事,实在怠慢了。”
卢豫道:“卢豫还要多谢袁相公将杨显遣到我军中效力。以我看,这杨显今后必为领军大将,为我大郑挞伐一方。”
“卢豫将兵五万,汉中厢军亦有两万,分屯于南郑、定军、西城、兴州等地,三年间与蜀军交兵有十余次,都是小战,未有大战,两边也是互有胜负,也只得一个相持之势罢了。其间我亦命军士开荒屯田,现已新垦地步七百余顷,我军粮饷已可自足,不须朝廷承担。因近年汉中安宁,陇西、蜀中流民多有安家于汉中者,现下较三年前已新增一万余户,五万余口。然此非我一人之功,汉中刺史章怀,转运使申济也有大功。”
卢豫点头道:“窃觉得收蜀机会尚未成熟。然实不知圣上召卢豫除此更有何事。”
袁端仍盯着卢豫道:“象山觉得,何时收蜀为好?”
卢豫拱手道:“本来如此,多谢相公指教。不瞒二位相公,卢豫私心觉得,圣上召卢豫回都,或有收西蜀之意。”
卢豫道:“此事是我奏疏中说得不明白。那杨显七月到军中,我见他昔日很有功劳,便命他在天雄卫捷营做一个察看使。玄月我命捷营驻守济众仓,当时方才收麦,仓廪丰足,我多番叮嘱捷营统制使杜翻,要他防备蜀军抢粮,不想这杜翻移防后,疏于设防,麾下杨显及诸将多番劝谏皆不听。到十月蜀军五千余人马公然来抢粮,蜀兵至而杜翻却毫无发觉,被他抢走二仓五千余石粮,又杀我兵士三百余人。幸而杨显警省,虽仓促间没法抵抗,却操近路于蜀军归路上设伏,以六百人马阵斩蜀军一千余级,抢回三千石粮,其他两千石被蜀军烧毁。那杜翻被我以军法斩了,以此功奏请杨显升任捷营统制使,不知可否?”
看看时候已是巳时二刻,方旭又道:“象山回都,自是要请见圣上的,此时圣上想必已盥洗过了,象山这便去紫宸殿面圣罢。若另有事,待面圣后再来这里,我二人恭候。若无事,待明日闲暇,为象山拂尘洗尘时再叙。”
袁端道:“不想这杨显公然有过人之能,幸亏当时没有加罪于他,不然我大郑少一良将。”
三人又谈笑一阵,方提及差事。袁端道:“象山说说汉中情势罢,圣上此次召象山回都,也是要问起的。”
卢豫道:“相公说那里话来,卢豫戍边三年,本日回梁都便如游子归家,见家中雍睦泰宁,心中自是如乐之和。这都是二位相公之功,何来怠慢一说。”
三人落座,茶点已备,袁端道:“象山何时回都的?”
二人进了外间便站住了,看看时候也不过辰时初刻,见两位尚书丞,四位中书舍人,另有几位书办都在查验核算各地报上来的税赋赋税。年关将近,各地征收的赋税克日便将连续解到梁都。这一年年景极好,不但人丁、田亩税征收足额,便是盐铁酒茶等商税进项也比往年增加很多。袁端拈起一张崔言写的节略看了看,叹道:“年关可算能熬畴昔了,便是来岁用兵的赋税也大抵不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