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震惊,燕军也有些混乱,步地现出裂缝,被天璇卫乘势杀入。但燕军也只乱了半晌,几个燕将来往驰驱嘶喊,奋力挡住郑兵冲杀,燕军竟又垂垂稳住阵脚,重又结阵与郑军厮杀起来。
乐籍道:“都司放心,其间另有三万雄师,即使不能赛过燕军,策应雄师退兵也当无恙。”
只缓得这一缓,郑军策应兵马虽被败兵冲乱步地,却能得空让过败兵,重结兵阵,抵挡燕军追杀。
几个传令兵仓促去了,陈封才命卫绾点齐三千近卫亲军,向易水退去。
大略计点,郑军竟有一万余人未能退回南岸,退回营寨将士身上带伤者也有三千余。至于辎重、兵器、马匹等丧失也是无数。
乐籍正色道:“崇恩差矣,崇恩身为主将,身系数万雄师,万不容有失。本日虽败,却还不至一败涂地,他日崇恩当率雄师卷土重来,一雪本日之耻。况南岸只程无患一人,数千兵马,他不知战况,不免措手不及。崇恩此去,方可策应我雄师退兵,不然,我郑国雄师难保。陈都司当以大局为重,不成顾及自家申明,因小失大。”
自陈封统兵以来,易水之战是为平生第一大败。
乐籍亦是大惊失容,道:“崇恩,再传令为时已晚,败局已是难挽。事不宜迟,陈都司当率亲军退至南岸,稳住阵脚,策应雄师退兵。我率军断后,力求挡住追兵,迎雄师退过易水。”
便在此时,忽见右翼又杀出一枝兵马,抢先一将手舞铁枪,率军杀入燕军追兵当中,挡住燕军追逐之势。恰是孙翊率千灵卫赶到。
转念之间情意已决,遂转头喝令传令兵道:“速至右路传令,命孙翊缓缓向中路退兵,倘有燕军追逐,可由侧翼袭扰,阻燕军来赶。”
郑军将士练习有素,虽是仓猝败退,却也知万不成冲散自家兵阵,然毕竟数万雄师崩溃,个个唯恐落于人后,那里收势得住?目睹败军退入阵中,必将裹挟着策应兵马一同败退。
然陈封只担忧火线郑军败退,冲乱自家兵阵,反不能迎敌。正待分辩,转念又想乐籍怎会不知此事,他如此说,不过是要本身放心退去罢了。策应退兵千难万难,却也只得如此,别无他法。
郑军追兵收势不住,直撞在燕军阵上,两军又混作一团。忽听燕寨当中鼓声又起,寨栅一齐仆倒在地,从寨中摆布两侧各涌出一枝兵马来,直扑郑军两翼。
乐晟率天璇卫奎营马队向燕军两翼冲杀,此时两军核心恰是两边马队缠斗,被乐晟兵马一冲,将燕骑冲散。燕军马队收势不住,四周逃散,也有逃进步兵战阵当中者。
此时易水北岸郑军另有天枢卫两万兵马与天璇卫五千兵马未动,如果迎战燕军,纵不能胜,也可安然撤兵。
风云荡漾,郑军摆布两路兵马皆堕入苦战,中军虽还未动,但营建营寨却也是停滞重重。
燕军见郑军策应兵马分毫稳定,又恐南岸有伏兵,便也出兵不追。
燕军缓缓退至营寨之前,目睹便要踏破寨栅,退入寨中,哪知后队人马竟垂垂愣住脚步,于寨前数十步外紧紧站住。前队人马又退数步,便皆定住脚步,全军竟又列成步地,死死守住营寨。
左路两军兵马相称,战势焦灼在他料想当中,但右路以两万雄师对阵五六千燕军,竟久久未占上风,倒是陈封意想不到之事。莫非燕军野战当真难以克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