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全军追杀,士气如虹,郑军兵士死伤不计其数。
几个传令兵仓促去了,陈封才命卫绾点齐三千近卫亲军,向易水退去。
以陈封想来,燕寨当中约莫另有两万兵马未曾露面,只怕要等青鸾卫现出败象,才要现身,一举击溃郑军。
十个亲兵抢在高欢身前,不吝称身扑入长矛阵中,荡开一条血路,高欢一世人才得以突围出去。
燕军见郑军策应兵马分毫稳定,又恐南岸有伏兵,便也出兵不追。
燕军虽败稳定,渐渐向北方挨近,竟能结阵缓缓撤退。郑军如何肯放?高欢、董延各自挥军掩杀,紧追不舍。
转念之间情意已决,遂转头喝令传令兵道:“速至右路传令,命孙翊缓缓向中路退兵,倘有燕军追逐,可由侧翼袭扰,阻燕军来赶。”
垂垂赶至易水岸边,只见一枝郑军兵马正等待于此,布阵于摆布,中间留出豁口,放郑军败兵通过。
高欢在阵中被燕骑缠住,此时见燕阵震惊,知反败为胜在此一举,遂重抖精力,抡槊逼退几个燕将,率仅剩的三十几个亲兵冲出围困,又再杀入燕军阵中。
乐籍亦是大惊失容,道:“崇恩,再传令为时已晚,败局已是难挽。事不宜迟,陈都司当率亲军退至南岸,稳住阵脚,策应雄师退兵。我率军断后,力求挡住追兵,迎雄师退过易水。”
军令传下,全军齐动。董延率天璇卫一万兵马直杀向燕军,董延身后乐晟率奎营三千马队,分作摆布两路,向燕军两翼游移。
只缓得这一缓,郑军策应兵马虽被败兵冲乱步地,却能得空让过败兵,重结兵阵,抵挡燕军追杀。
大略计点,郑军竟有一万余人未能退回南岸,退回营寨将士身上带伤者也有三千余。至于辎重、兵器、马匹等丧失也是无数。
郑军败兵安然退回易水南岸,北岸兵马仍有千灵卫、天枢卫、天璇卫总计四万余兵马,正与燕军兵马相称。然郑军之势已不成再战,是以乐籍批示雄师结阵挡住燕军守势,再缓缓退兵。
陈封道:“临阵畏缩岂是我当为之事?昔年我也是冲锋陷阵之将,现在也使得动槊,我与辨章一同迎敌就是。”
乐籍正色道:“崇恩差矣,崇恩身为主将,身系数万雄师,万不容有失。本日虽败,却还不至一败涂地,他日崇恩当率雄师卷土重来,一雪本日之耻。况南岸只程无患一人,数千兵马,他不知战况,不免措手不及。崇恩此去,方可策应我雄师退兵,不然,我郑国雄师难保。陈都司当以大局为重,不成顾及自家申明,因小失大。”
风云荡漾,郑军摆布两路兵马皆堕入苦战,中军虽还未动,但营建营寨却也是停滞重重。
青鸾卫众将士被燕军团团围住,目睹四周皆是敌军,难以突围,士气早已降落。忽见救兵杀到,立时又燃起斗志,同心并力向外猛攻猛杀,只望能早一刻与救兵汇合。
此时易水北岸郑军另有天枢卫两万兵马与天璇卫五千兵马未动,如果迎战燕军,纵不能胜,也可安然撤兵。
喜好兴亡云烟事请大师保藏:兴亡云烟事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郑军追杀之心正盛,全未作防备,立时崩乱,便即全线败退。高欢、董延诸将在军中驰驱疾呼,终难以收束兵马,难挡溃败之势,只得跟从败军退向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