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道:“我名字唤作于适。”
于适却又愁眉道:“不成,我不能去。我父母都在家中,我若随你去了,就无人奉侍父母,我不去。”虽如此说,目光却只在洪钟等将士腰间马背挂着的弓与箭上瞟来瞥去。
于适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我不会骑马,莫要骑坏了它。”
秦玉将弓还与少年,浅笑问道:“小兄弟,你唤甚么名字?”
秦玉道:“无妨,我这里有马,你可骑马回家。”
秦玉哈哈大笑道:“无妨事,你放心骑着便是,再骑不坏的。”说罢唤洪钟带四个军士跟从,又将随身干粮凑了五十余斤,与刘逊、徐恒、洪钟将随身银钱尽皆拿出,共有三十余两银子,十余贯制钱,命洪钟都随身带了。对刘逊、徐恒道:“我去办这一桩事,约莫明早才气返来,这里便交与你二位了。此处地近楚境,岗哨放出远些,夜里也要警省些才是。”
秦玉怔住,不想这少年于人间之事全不放心上,忽地瞥见于适一只手仍在偶然间轻抚着那斛新得来的羽箭,遂大笑道:“好好好,我知你最喜在山间射箭打猎,但你这箭矢乃是粗制,远不如我的箭矢锋利。即便如此,打造起来也是不易,是以你非常珍惜箭枝,射起来便不能非常纵情,但是如此?小兄弟,你若随我参军,弓随你取用,箭随你射,你想射多少就射多少,再不必担忧箭射尽了。如许还不欢愉么?”
于适闻言一愣,脸上现出忧色,却又有一丝不敢置信,脱口而出道:“此话当真?”
那山坳看着虽不甚远,走起来却实在不近。山路又有些崎岖难行,马匹不能快跑,是以进到山坳中时天已黑透。
秦玉道:“我这马性子和顺,你不会骑马,恰好骑它,定不会跌上马来。你若随我参军,这马便送与你了。”
少年顿时喜笑容开,急接过箭囊系于腰间,手不断轻抚箭羽。
洪钟听了,甚是惊奇,伸手接过秦玉手中弓,虚拉了拉。固然拉满,却也费些力量,叹道:“确是比三石还要硬些。”
秦玉道:“你不必理睬,你只带我去见你父亲便是,我自有体例使他答允。”
于老夫道:“有礼,几位将军拜访舍间,有何贵干?”
秦玉点点头,与二人拱手道别,随即命人又牵来一匹马,又带上那三只大雁,七人上马,向山坳中驰去。
秦玉又是一惊,“于适?”这名字并不似平常山中猎户,“你家中另有甚么人?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