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财经郎眼03) > 第19章 说说联想这些年(2)
王牧笛:《南边周末》采访柳传志,柳传志说:“我当董事长跟泛海入股是有很大干系的,是应泛海方面的要求才当的。”这句话如何讲?
王牧笛:在此次回身之前,他也专门研讨了李嘉诚、巴菲特那种核心资产多元化的计谋,他仿佛想跟从着这些前人的法度,走出一条本身的路。
李银:如果从这方面看,会不会是大师对柳传志有曲解,他是不是想做一个近似于李嘉诚那种财务节制型的投资机构,而不是真的要去做实业。
郎咸平:是,比如说他做甚么根本扶植、通信、能源、地产、零售,另有港口。同时按照我本身的研讨成果,我发明李嘉诚做的这几个行业,就以和记黄埔为例,他有七大行业,这七大行业之间的风险能够对冲掉,让公司的红利或者现金流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度,以是他们所谓投资控股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但愿达到如许一个稳定赢利的状况。
郎咸平:不过他也不轻易,否定这么多次还能够出来,走到现在真的不轻易。
王牧笛:实在,关于柳传志之进步行的那轮多元化运营,他本身也承认是失利的;现在又开端了新一轮的多元化,此次的重头戏是投资范畴。
李银:很乱的一个品牌。
王牧笛:刚才聊到牛根生,现在很多媒体把蒙牛跟遐想作了一个比较:遐想颠末端十多年的尽力终究把“红帽子”摘下来了,上演了另类的“国退民进”;而牛根生颠末端十年的蛮横发展,终究戴上了“红帽子”――中粮个人入股。这真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出来”。颠末这个“国退民进”,很多人说,柳传志终究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之前柳传志本身在采访的时候也说,遐想之前国字头的帽子会倒霉于其外洋停业的展开。比如说,当时它把IBM的电脑停业收买以后,本来有一张美国国务院的大单,但是美国的参议员就说遐想有中国当局的背景,以是这个票据就取消了。
王牧笛:以是这个多元化运营,对一个专业主义机制培训出来的遐想来讲是个困局。关于遐想有两本企业史:一本叫《遐想风云》,另一本叫《遐想局》。一本被看作是野史,另一本被看道别史。柳传志终究挑选的是凌志军的《遐想风云》。
郎咸平:野史是吧。
李银:说到工商联,我们晓得民生银行的创办者经叔平,他就是最早的工商联主席。并且在中国,民生银行也是比较早的提出从传统银行停业向零售停业转型的。以是我感觉以泛海跟民生的干系再加上和柳传志的干系来看,他们之间是一个有连带效应的干系。
郎咸平:比来连赵本山都跑去插手这个长江总裁班了。
郎咸平:他的聪明才干必定是比我高很多,你不要看我偶然候攻讦这些企业家,我承认他们比我聪明,我只能跟在他们前面去发明一些小题目罢了,他们还是很有“缔造力”的。
郎咸平:当然,我对李嘉诚全部企业也有比较深切的研讨,他是个投资控股公司,根基上不太做制造,这类辛苦活他现在不干了。
李银:它是海内一个很顶尖的民营企业家俱乐部。当他们构成一种干系后就会相互去寻觅商机,像前一阵复星个人结合了凯雷投资基金入股广东的雅士利。复星的郭广昌和雅士利的老总张利钿,他们俩是非常铁的哥们儿,都是长江商学院的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