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父亲情不自禁,姑母如此母雅,当真是母亲没法比拟。”文若心中暗自赞叹道。
文若听后,暗自点头,说道:“没错,六诏之地,皆为蛮夷,文明不通,几次无常,虽地产丰富,但因三江汇合,多有灾害扰乱,其敷裕不比川蜀剑南。每逢比年灾旱,必出兵扰临,打劫粮食,如果涝灾,六诏之蛮则联手大唐,共讨吐蕃,吐蕃因地处两河上游,粮食充沛,农田无损;若逢水灾,六诏则联手吐蕃,打劫我大唐边关,我大唐川蜀乃天府之国,粮草充沛,天然不受干旱所扰。”
文若听后,哽咽难安,声色颤抖道:“回王妃,此信便是父亲生前遗物,在这之前,交州闹出兵乱,父亲得知军情,已是病重不治,为救文若性命,服毒而亡,这才派文若前来将奥妙军情告之西宁王,告之加以防备。”
王妃一字一句记得清楚,他知文若心性聪明,可没想到自家侄儿谈及军务,竟是这般纯熟,好似久经疆场普通,句句都说在关键之上,不由让她既感敬佩又觉心惊。
文若闻这房中尽是醉酒之气,定是西宁王贪酒,饮过了,耍了酒性。文如有些窝火,可细细想想,这里本是西宁王的一品王府,姑母再亲,也终归是西宁王家眷,在王府面前,本身只能算是外人。文若不答话,见王妃跪在地上迟迟不肯起家,心中非常难受,赶紧跪在地上问道:“姑母,您不碍事吧?”
“侄儿请讲,姑母愿闻其详,定倾力支撑。”
“刺史大人尚在都城,姚州统统军务,皆掌于王爷之手,就算是我,也无权干与。”
“好,我这就去。”
待王妃从房中走后,文若收起转轴,靠在桌边,憩息半晌,可闭上眼睛,就会想起那日父母惨死,杀妻而逃的场面。文若不敢再歇,推开窗,只觉窗外氛围丝丝冰冷,不像交趾那般沁民气脾,回想姑母身着幕离而入,定是不肯轰动府中幕僚,只怕西宁王部属与父亲干系非常不睦,不过王妃寸寸体贴,护爱之情,实在令文若心头火暖,不由笑着自语道:“姑母母范四方,当真贤光顾家,有姑母在,统统危急,定能迎刃而解。”说罢,拾起外套,出府奔着北门去了。
文若见这自称小胖的士卒健谈得很,不由笑问道:“那你倒是跟我讲讲,这西南六诏为何对我姚州动兵?”
文若点点头,随后说道:“侄儿是如许想,父亲既在信中提及吐蕃六诏,结太和河蛮来犯,若侄儿所料不错,吐蕃雄师定出泸水而攻泸南,六诏河蛮杂兵定出太和而攻南华,只要能将这两军拖住此中一支,姚州则免遭合围之困。可现在全军统帅不在府中,雄师没法变更,现在之计,只得死守待援,侄儿恳请姑母命王府中青壮府兵、部曲,奥妙设防于城西南两门,暗中排查敌方在城中是否有隧道存在,如有,则用土砾筑沟壑以拒之,若无,则监井而闻,以防不测。”文若别离指着卷轴上舆图所标位置,说道:“侄儿看过,西南城高池深,相对固执,只要敌方不集结兵力,猛攻于一点,足可恪守一时,请姑母立即手札于剑南节度使,请他当即出兵来援。别的,请姑母派给侄儿五十名流卒,聚于城北门,开凿隧道,一旦西南两门失守,北门封闭,届时也可将城中老幼妇孺送至城北三十里长城县,再行分散出亡。”